社論/攜手共創淨零綠生活

  • 2022-06-05

 為了因應氣候變遷,世界各國陸續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並將行為改變列為關鍵策略之一,我國要與世界一起邁向淨零,生活轉型要啟動,但這絕對不是少部分產業的責任,而是關乎全民的事,因此在推動過程中要做好社會溝通,建立全民共識,才能凝聚各界力量,共同落實行動。

 環保署從民國109年就超前部署推動全民綠生活,由「綠色飲食」、「綠色旅遊」、「綠色消費」、「綠色辦公」與「綠色居家」等五大面向全面啟動,打造食、衣、住、行、育、樂、購等生活面向之綠生活基礎,讓產業得以綠色生產,全民得以綠色消費。今年,依2050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要推動「淨零綠生活」,從「共享多元」、「全民對話」、「商業模式」及「產業模式」4項重點策略共同行動。更將結合跨部會、地方政府與民間資源,整合跨部會量能、搭配地方特色活動、推動村里前哨站,進而帶動綠色產業發展,建立全民綠色消費習慣,邁向全民淨零新世代!

 很多人可能覺得淨零排放是一個國家層面的環保議題,生活中似乎接觸不到,時間看上去也非常遙遠。然而事實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進行,未來將為全球帶來全面性的變化:從日常生活、交通運輸、就業環境,到產業發展,再到全球化與國際關係,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它是與每個人的未來都有密切關係的,如能越早意識到淨零排放的重要性,就能越早在這場變革中調適並搶得先機。

 全球暖化持續增溫,極端天氣頻仍,為緩解氣候變遷對人類生存造成的重大衝擊,溫室氣體減量已成當前各國刻不容緩的課題。溫室氣體減量不是只有能源部門或企業的責任,人們行為的改變也是影響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關鍵,因此,每個人都要開始行動落實綠生活,才能達到2050淨零願景。

 個人「綠色生活」理念及養成綠色生活行為,要從食、衣、住、行、育、樂、購各層面做起,如惜食點餐、使用在地食材、選購綠色產品及鼓勵國內綠色旅遊等簡單易行的綠行動,從個人居家綠生活到辦公綠生活,乃至日常生活力行節能減碳。生活中拒用塑膠製品改為自備環保器具、多利用大眾運輸通勤、少肉多蔬的飲食、隨手關燈等,從生活中著手改變,力行永續綠生活的態度,才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極端氣候事件越來越頻繁,時至今日已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立面對,也沒有任何一個區域能夠逃避它。推動「全民綠生活」,即是希望建立國人友善環境的生活態度與行為,並內化成為生活習慣,於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購中做好節能減碳,以實際行動為地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