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海纜是馬祖命脈 落實安全監管才能穩當

  • 2022-05-28

 台馬第2海底光纜5月14日故障,在第1及第3海纜也故障待修的情況下,台馬一時之間竟沒有一條可用海纜,導致全島對外網路大受影響。海底光纜是馬祖對外極其重要的設備,但近年來不時傳出遭作業拖網漁船或抽砂船破壞,在台灣沒有專業維修船的情況下,必須動用國外船隻前來搶修,不僅耗時更是所費不貲,動輒數以千萬計。有效監管海纜安全成了當務之急,而離島海纜更應視為國安設備予以重視。

 隨著科技通訊時代來臨,現代民眾生活作息與公務運作都與網路息息相關,前陣子馬祖對外海底光纜全部中斷待修,靠微波系統勉強維繫通訊及時有時無的網路,全島軍民遊客是一片哀嚎,都說沒了網路比疫情還可怕,證明網路影響至鉅。台馬間第1條海纜在81年建置完成啟用,當時也開啟台馬通訊新時代;接著又在89年及104年陸續完成第2及第3海纜,但第1海纜因材質與系統較老舊,自 104年故障後就難以修復至今,馬祖目前實質上也只有第2及第3海纜可修可用。

 早年台馬海纜鮮少發生故障,動輒數億成本的海纜原本設計就不容易受損,除非受外力破壞,而近年來馬祖周邊海域拖網漁船以及抽砂船數量大幅增加,越是靠岸際的海纜越是容易受損,這與海上大型作業船隻有極大關連;不管是台灣端還是馬祖端,都是海纜安全監管的重點區域。

 拜科技之賜,中華電信已研發「海纜自動警告系統(Submarine cable Automatic Warning System,簡稱SAWS),能即時偵測出靠近海纜船隻,主動對其發出AIS警告,請其勿在該海域下錨;亦能追蹤並記錄該船的航行軌跡,確實掌握其與海纜之間的相對位置。但這項設備只能提出警告,真正要避免船隻接近海纜則必須強化與海巡單位的橫向聯繫,只有海陸共同配合才能更有效快速做到海纜防護。有效監管海纜安全成了中央主管機關當務之急,而外島的海纜通訊應視為國安設備,光靠中華電信一家民營官股公司顯然是不夠力,期盼主管機關能重視離島通訊穩定與安全。

 海纜已是台馬間不可或缺的重要通訊設備,雖說中華電信是不計成本的投資各項先進通訊設備,但從國安角度來看是有其必要。不管是透過海纜、微波甚至是衛星,維持本離島之間正常通訊是國安問題與需求,中央應以更高層級面對。網路科技時代已然來臨,不論是戰備還是民生,維持台馬間正常通訊也算是國土基礎建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