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竿塘岐靶場遷移已是各界共識,但至今沒能找到可行方案,隨著地方發展區塊及產業鏈的轉移,靶場遷移迫在眉睫,軍民之間應儘速協調找到合適地點,提供地方整體發展更好的佈局。
塘岐靶場位於馬祖最大平原地,存在至今已數十年之久,建議靶場遷移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101年時軍方更具體提出了遷建方案,當時選擇的是大澳山,但計畫後續仍無疾而終。兩年前因為中山國中遷校塘岐以及北竿社福衛生大樓興建等計畫要推動落實,靶場遷移案再度被提出討論,立委陳雪生國會辦公室更多次召集國防部及地方政府協調遷移案,然至今仍無法具體取得軍民之間共識。
因應地方整體發展需求以及有限土地運用佈局,靶場遷移是勢在必行。塘岐是北竿最大村落,又是政經中心以及對外空中交通樞紐,靶場的存在不僅有噪音污染問題,更對地方發展帶來諸多限制。早年戰地政務期間地方經濟產業與目前觀光立縣政策不同,因應局勢的轉變,軍民雙方都應有所體認,透過理性的協調來解決問題,在兼顧戰備訓練的前提下讓地方也能達到發展需求的平衡。
馬祖地區平地難尋,自81年發展觀光立縣政策以來,馬祖的旅遊人潮持續成長,在地人口回流也創下新高,人口的流動帶動土地的需求;近年來返鄉青年要求住者有其屋政策要落實推動,但卻苦無可用之地。其次馬祖至今無大型的觀光旅館設立,土地問題無法提供有利的招商環境,整體旅遊品質與能量也無法有效提升。土地政策及運用對地方發展影響深遠,靶場及周邊土地佔用塘岐近三分之一平地,未來若能妥善開發運用,對地小島散的馬祖而言有極大助益。
早年馬祖土地運用規劃因實施戰地政務以軍需為第一考量,比較平緩的地點被選為集會訓練使用,視野良好的突岬與制高點被規劃成據點觀測所,如今產業發展型態有所轉變,過去軍方視為重要的地點,現在看來正符合觀光發展的需求。北竿土地運用重新佈局須視發展趨勢與需求而定,現在地區以觀光為產業主軸,土地運用自然要以觀光為第一考量,而塘岐靶場遷移正好開啟了土地運用的無限可能。
俄烏戰爭改變了世人對戰爭的看法,我們支持軍方保家衛國的立場,必要的軍事訓練及陣地佈局現階段仍有其必要性,但戰爭型態已然轉變,馬祖地小島散,土地資源有限,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需要各方配合,既然軍民雙方對靶場遷移都有共識,及早付諸行動態度要更加積極。靶場遷移若最終排除異地訓練這個選項,則勢必要在北竿另尋可行地點,基本原則以遠離村莊為主,不論將來選擇何地,民意的配合與否才是成敗關鍵,最終仍應回到全區都市計畫的通盤考量。
社論/塘岐靶場遷移要及早付諸行動
- 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