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旅遊旺季,往來馬祖的各地遊客增加,第一線旅遊行業相關人員與遊客接觸的機會多,但近年來與交通、食宿有關的客訴仍存在,佔大宗的仍為服務態度。馬祖要以觀光立縣,而觀光旅遊首重服務品質與態度,客訴源自於糾紛,而糾紛源自於態度,只要我們秉持「以客為尊」的理念,大部份的誤會與糾紛都能化解,馬祖觀光口碑靠每一位服務人員點滴累積而成。
在推動觀光的路程上,比較缺乏的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人文關懷,這個看似抽象的名詞運用在觀光服務業時,指的就是「待客之道」。現代旅遊重視深度,不僅是走山玩水而已,更多時候是與在地生活接合的文化之旅,而一個觀光區服務人員的素養往往反應的是在地的文化,因此發展觀光不僅是一種商業行為,更應視為文化延續的一部份。提升人文關懷的觀光型態才是真正符合深度之旅的意含。
地區發展觀光多年,但仍不時傳出各種與旅遊服務相關的負評與糾紛,例如計程車司機漫天叫價、機場碼頭櫃台服務人員忙碌時擺臭臉、小吃業者標價不清等等,這對整體馬祖形象都是減分的。有時服務人員可能碰到所謂的「奧客」,在處理類似情況時更要兼顧情理法,服務人員只要從心出發,通常都能夠化解糾紛和氣收場。
旅遊服務要從「心」出發,才是島嶼觀光生命延續之道,在推展觀光二十多年的經驗中得知,因為交通、住宿、餐飲、景點設施等服務的不周到,產生觀光客或多或少的負面印象,而所謂的負評大多來自於人為因素,提升情商素養成了旅遊業重要課程。微笑是最好溝通方式,觀光從業人員的臉上要多一點笑容,一個充滿笑容的島嶼所展現的不僅是自信,也是熱情,這對於觀光永續經營是有很大影響力的。
最美的風景是人心,馬祖不是以世界遺產的特殊景觀取勝,所以突顯人文的部份就更顯重要,而可以讓遊客最直接感受的就是服務品質與態度。大部份的客訴糾紛都與利益有關,近來因為疫情讓不少飯店民宿業者接到退房電話,此時若沒有清楚的合約就容易產生糾紛;除了合約可遵循外,業者應建立細水長流的經營理念,萬不可短視近利,在商業行為過程中也能多一點人文關懷。要讓觀光遊客對馬祖表象以外的美有另一種體驗,此時就需要用心經營,要知道走馬看花的觀光沒有前途,我們雖擁有好山好水,有時抵不過一句關懷或一個微笑;美麗的人心是最好的觀光宣傳品,這一點公部門很難有具體作為,靠的是所有縣民共同的努力才能展現。
社論/提升服務態度 創造馬祖觀光好口碑
- 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