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提高污水設施妥善率要軟硬並重

  • 2022-04-30

 地區各鄉已推動雨污水分離並努力提升家戶接管率,但污水管路阻塞以及公廁管理等仍偶爾出現問題。強化公共設施是現代化生活的重要指標,要讓設施維持正常的運作就必須從規劃之初就要有長遠的構想,設施能量除了要符合發展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利於日後維管工作進行。

 北竿人口最密集的塘岐村日前發生污水集中池揚水井故障事件,導致部份路段污水無法排放直接由馬路面的手孔蓋溢出,相關單位啟動緊急搶修後問題才暫時解決;芹壁村廣場的污水池也因為阻塞而必須進行備用管路建置等,這些事件說明污水管理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只要運作上出現一點問題,對主管部門而言就是萬急之事,搶修時也必須大興土木開挖馬路等,都是社會成本的付出。

 污水管路是重要的公共設施,馬祖地區家戶接管率在國內算是名列前茅,這也表示民眾對這項設施的依賴性越來越高,設法維持全年暢通是十分重要的。發展觀光讓馬祖流動性人口持續成長,污水產生量也跟著成長,污水處理能量成為公共設施規劃時重要考量。通常在建置這類管路時都會依據人口成長推估,至少應是符合未來二、三十年需求的設計。再者,污水管路一般都必須深埋下地,不論是管徑路線還是維修孔洞,一旦發生故障或阻塞時就要開挖才能處理,為了能及時應變與排除,所以在規劃設計相關設施時要更加細心。

 要維持污水管路暢通除了在建置設施時做日後維管的充份考量外,平時的管理也是關鍵。地區的家戶油水分離並未普及,各鄉各村的污水管路最容易發生因皂化而阻塞的現象,這需要定時清理才能確保管路暢通,若等到阻塞溢流時再來處理為時已晚。部份需要動力抽取的機械也要有備份的設計,不能因為一部機器壞了就讓系統停止運作。維持設備妥善必須從落實管理下手,政府委外的機制運作已經十分成熟,強化監督能讓效能提升。

 任何公共設施要維持正常運作或發揮最大功能,硬體建設的規劃到軟體的後續維管是相輔相成的,設施規劃不當會影響日後維管工作執行,平時維管不落實容易造成設施壽命減短或出現問題頻率提高。另外,提升使用者公德心也是要積極重視的課題,再好的設施若民眾不當的使用也會故障頻傳,特別是污水問題若從源頭做好管理,阻塞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