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不明感染源多點散發,社區傳播持續擴大,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案例近來不斷創單日新高。由於國內仍有多條傳播鏈正在進行中,確診個案恐怕還會持續上升。確診案例快速增加,指揮中心不但未宣布警戒升級,並決定放寬居家隔離規定,為兼顧國家經濟發展與國民正常生活,防疫政策由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已是現在進行式。
新冠肺炎確診全球迄今已超過五億例,死亡超過六百二十萬人,無疑是近世紀人類嚴重的浩劫。我國也正遭新一波疫情襲擊,近來每天確診數爆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確診上限已難估算,與病毒共存難以避免。
疫情延燒,對於高齡人口、無法接種疫苗的幼兒、特殊疾病者需要加強優先保護。防疫政策由清零走向病毒共存,必須超前部署,做好配套措施,才能降低重症與死亡人數。本土Omicron確診案例持續飆升,兒少病例已超過一千多例,近日一名兩歲幼童因為染疫重症死亡,讓許多家長擔心孩子保護力不足。政府必須超前部署,強化兒童防疫工作。
Omicron雖然重症少,但是大規模染疫下仍會造成老人死亡。英國研究指出,施打第三劑可降低八成的死亡率,政府應將防疫重點放在老年族群。目前老人施打第三劑不到七成,加上疫苗受害救濟制度嚴苛,補償案例少,擔心出現疫苗副作用的老人更不願施打。政府應比照南韓放寬救濟補償標準,積極鼓勵老人打第三劑疫苗,保護老人在疫情肆虐下不會重症死亡。
除了提高疫苗覆蓋率,對於新冠肺炎重症病患處理,必須納入抗病毒藥物方式治療,目前臺灣抗病毒藥物的儲備量太少,根本無法應付大量重症病人。此外,各地方政府的快篩試劑不足,市售價格高,不利落實快篩防疫。政府必須確保各級醫療院所均能獲得充足的抗病毒藥物,民眾能取得便宜的快篩試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開放五歲至十一歲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然而不少家長希望孩子施打輝瑞兒童疫苗,減少副作用。政府應儘快採購兒童疫苗,讓家長有選擇權,加速疫苗施打以降低重症、死亡風險。兒童感染新冠肺炎雖然多是輕症,仍有部分演變成重症,美國CDC指出,Omicron病毒所導致的兒童住院率,比Delta病毒還要高。有關兒童醫療後續的整備,包括新生兒科加護病房、兒童染疫後送的SOP、幼兒醫療體系的建置等,政府應該提前準備到位。
如欲有效減災,防疫仍是源頭。因此,戴口罩規定不可鬆懈。三劑疫苗打滿更是重中之重,除了參加旅行團應打完三劑,其他公共場合宴飲及公共演藝活動等,最好都要照辦。政府要更細心建置醫療資源,及強化整體兒童防疫整備工作,做好萬全準備,未來若進入染疫高峰,才能從容有序面對,進而確保縣民健康。
社論/與病毒共存 防疫整備工作要趕上
-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