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之北疆與國之東疆

  • 2022-04-25

 本縣東引鄉北固礁是目前中華民國政府實際治權範圍的最北境,因此近年東引常被稱為「國之北疆」,本縣亦常以「國之北疆」進行觀光行銷,但很多鄉親並不知道,東引如依 中華民國憲法法定疆域以及歷史來看,東引也是中華民國的「國之東疆」。

 雖然近年媒體經常報導東引是「國之北疆」,但其實東引「國之東疆」的歷史,遠久於「國之北疆」。自古以來,東引就被許多人認為是中國的「國之東疆」,例如《明實錄》記載,「迄南而為臺山,為礵山,為東湧……皆我閩門庭之內,豈容汝涉一跡。此外溟渤,華夷所共」,也是說,當時人們認為過了東引海域,就未在中國治理所及,離開了東引海域,就是出國了。

 東引自古是中國的「國之東疆」,此觀點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劃設領海基點時得到印證與實踐,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2年公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隨後於1996年正式發布77個領海基點,其中就包括「東引島」及「東沙島」(即我方所稱東引鄉南引島),亦即如依「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東引島以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水,東引島以東延伸12海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東引島以東延伸12海里之上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未實際擁有治理東引,因此其對東引島「國之東疆」的領海基點劃設,也僅是形式上的宣示意義。

 東引是中華民國「國之北疆」還是「國之東疆」的議題,在2009年差點就「直球對決」。我國於1999年公告首批領海基點時,有將釣魚台劃入,但卻沒有公告金門、馬祖的領海基點,而在2009年修正該公告時,政府仍未列入金馬,當時引發在野的民進黨強烈抨擊,現任副總統、時任立委的賴清德說「這等於是喪權辱國」!立委陳亭妃痛批「這種作法根本是自己退縮,中國進一步,台灣退一步」!不過當民進黨完全執政時,不但未公布金馬領海基點,連公開討論也消聲匿跡。如果金馬屬於中華民國,理應劃設領海基點,但對東引領海基點的劃設方向、方式之不同,將會造成疆域國界的不同效果,如對東引以西海域劃為中華民國法定疆域的內水,或是劃為一邊一國的領海,將進一步使東引在「國之北疆」與「國之東疆」之間進行選擇與定位,這將引發統獨爭議,甚至促發戰爭,因此不論國民黨、民進黨,不論何黨執政,目前暫時都不願以領海基線的方式,進行東引「國之北疆」與「國之東疆」的直球對決。

 東引的「國之北疆」與「國之東疆」議題,側寫了中華民國的興衰歷史,1949年之前,東引是中華民國的「國之東疆」,1949年國民政府丟失中國大陸後,東引轉變成為我國實際控制的「國之北疆」,1996年東引又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之東疆」,未來東引「國之北疆」與「國之東疆」的稱號與論述,將繼續見證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國際局勢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