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惡視力不容小覷,最新調查顯示台灣近視人口比例是世界第一,幾乎每十人中就有九個近視,更必須注意的是高度近視人口,占近視人口的三到四成,也讓台灣人的眼睛老化與眼疾提早報到。更讓人擔心的是,台灣低年級的學童近視比例亦不低,未來形成高度近視的可能大幅提高,而高度近視正是許多眼疾的起因,因此護眼一定要及早做起。
過度用眼幾乎已經是現代人的通病,自2007年第一代蘋果手機問世後, 觸控式手機幾乎席捲全球,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現在人手一機早就習以為常,而隨手可得的3C用品,大人小孩都在使用,疫情的遠距教學更讓平板或筆電堂而皇之的成為學生上課配備,如此一來若沒有良好的使用習慣,過度用眼勢必發生。
近視其實是一種疾病,而且度數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若到了高度近視(即500度以上),未來還可能出現白內障、乾眼症、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眼睛疾病,度數越深眼部病變的風險也就越高,甚至有演變為失明的風險。這幾種眼疾就醫人數在過去二十年來已經呈現倍數的成長,像是乾眼症就是二十年前的五點五倍,另外上述的其他眼部疾病,正在往中壯年族群移動,也就是說罹患眼疾已經不是老人專利,其中又以視網膜剝離的年輕化趨勢最明顯。
家長不要以為學校就會視力檢查,沒有紅單就沒事,因為小朋友有時會用猜的,或是同學會打PASS,因此跟檢查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篩檢外也必須像牙齒檢查般,定期前往眼科進行檢查,才能真正的抓出是否真的近視。許多家長並不是真的可以區分真、假近視,目前比較新的觀念是,即便測量視力為1.0,也去眼科診所點散瞳劑、驗光,除了可以判別有沒有假性近視,也能在即將近視之前先預防,最好能夠知道即將近視的情況,在近視前期就先拉煞車。
另外也無須等到入學後再測,許多家長用平板帶小孩,許多孩子過小就使用3C,因此四歲或更小就可以帶去眼科檢查,一般醫生都會給小朋友點散瞳劑,點完約三十分鐘後,讓眼球放鬆在做驗光,就能區別假性近視和近視了。
康健雜誌本期調查國內五大眼科疾病二十年來的就醫人數,發現五大眼疾的就醫人數幾乎集中在六都,農業與離島縣市的就醫人數相對較少,這跟眼睛發生疾病率的關係不大,身在國之北疆依然是滑世代,低頭滑手機的鄉親與孩童比比皆是,就醫率低的原因自然跟眼科醫療資源分布有極大的關係。地方政府這幾年也開始與北北基桃的眼科醫療院所合作,提供在地學童眼睛防護資源,也鼓勵家長只要到台灣不要忘記帶孩子進行眼睛檢查,越早開始注意亦可避免近視過早開始發生。
眼科醫生一致認同3C對於眼睛健康的影響非常大,因為眼科疾病都與眼睛過勞有關,也發現倘若小學三年級就近視三百度,畢業後可能就有五百度,成為高度近視一族,高度近視正是多樣眼部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因此眼睛防護真的很重要,老生常談的近距離用眼三十分鐘必須休息十分鐘,雖然很難做到,但真的是護眼良方,大人小孩都應該切實遵守,切莫讓惡視力來報到。
社論/滑世代下的惡視力
- 20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