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節約用水不能淪為口號

  • 2022-04-12

馬祖觀光旺季來臨,但此刻南竿湖庫水蓄水量已跌破3成,必須仰賴海淡廠產水才能確保民生用水無虞。無論是跨島運水、海淡廠供水所耗費的成本都很高,唯有居民、旅客一起響應珍惜水資源行動,避免不必要浪費,才能降低用水不足的問題發生。

從4月開始馬祖逐漸進入旅遊旺季,各島用水量不斷提升,南竿島往年日用水量約2500噸,現在已攀升超過3000噸,在湖庫水蓄水量跌破3成的情況下,必須依賴海淡廠供水才能滿足用水需求。2020年台灣面臨嚴重的乾旱,對國人是一大震撼教育。極端氣候愈來愈頻繁,不要以為乾旱只是短期現象,未來可能頻率增加。要解決缺水問題,必須研擬抗旱的戰略,學學其他先進國家的作法,研發各種節水、防漏的技術,把廢水當作可用的寶貴資源,充分利用。

馬祖湖庫蓄水不穩定的情況下,海淡水幾乎已經成為馬祖的穩定供水來源。馬祖地區由於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水庫容量小及適合建壩地點有限等不利因素,使降雨量無法充分蓄存利用。在水資源開發日益困難,而需水量卻隨著人口與經濟成長與日俱增的情況下,推動節約用水工作已成為減緩缺水壓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據經濟部水利署調查,國內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近10年約為270公升左右,若家庭全面使用省水器材並改變用水行為,將可輕鬆達到省水效果,例如,改用省水蓮蓬頭、省水水龍頭或加裝起泡器、換裝省水馬桶及使用省水標章的洗衣機,每人每日將有20公升的節水潛力。

跟台灣本島相比,馬祖降雨量更少,水資源更為困窘,而且馬祖沒有河川,必須要有蓄水空間來蓄豐濟枯,但地形陡峻,水庫容量太小,水資源缺乏一直是馬祖長期以來大問題。馬祖因自然水源不定,長期陷於缺水問題,海淡廠補足自有水源不足問題,讓馬祖民眾錯以為馬祖再也不會缺水,因此更缺乏節約用水意識。孰不知長期仰賴海淡水仍然有很大的風險存在,首先就是海淡水的產水成本驚人的高,要產生海淡水必須使用高耗能的機組,因此我們是用著同樣得來不易的電去換水,一度水成本達100元,民眾只付10元,是不會理解水資源珍貴的道理。

早期時候的馬祖,民眾排隊取水的情景依稀在目。時至今日,生活條件進步,打開水龍頭就有水可用,對水庫蓄水量下降,民眾不會有切身的感受,要等到家裡的水龍頭流不出水時才會知道缺水的難過,由於平時用水無缺,非常方便,也就很難養成節水的習慣,但等到缺水時已經來不及了。解決缺水問題,並無捷徑偏方,時時謹記水資源得來不易,並落實於每天的生活中,才是讓馬祖免於水荒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