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紀事/柯漣漪

  • 2022-04-01

 春天早就坐著光鮮艷麗的花轎來了。

 且談春天的兩首詩,除了唐朝孟浩然的〈春曉〉外,南宋僧志南的〈絕句〉,更是一絕: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閉著眼睛想想那個時空:一位年長者扶著拐杖走過小橋,這時細雨霏霏,在杏花滿天飛舞中遨遊,在快樂的情景中,春風吹在臉上一點也不覺寒冷。

 羨慕那種與天地景物融合為一的境界嗎?其實現在的老人也可以過著如此寫意的生活。

 早上我戴著鴨舌帽,走在櫻花樹下,像我這種年紀居然不必撐著拐杖,猶能健步走在花雨步道上,覺得上天對我太恩賜了。

 「柯老師早。」對面走來一對母女,那位母親跟我年齡相仿,是鄰校的退休老師。

 她的么女40歲了,是智能不足者,亦步亦趨的跟在母親後面。

 「妹妹,慢慢走哦。」我對女老師的女兒打招呼。

 「柯老師,我女兒不會回應的。」女老師說著,不禁苦笑起來,「不說了,春天是快樂的季節。」

 女老師說完話後,以平常的步伐走在花道上。

 一陣春風吹過來,一片一片的櫻花落瓣飛灑過來。

 那位女老師的先生是國中老師,兩個人的聰明才智一流,生下兩個女兒,一位天資聰穎,某大醫學院畢業,目前擔任小兒科主治醫生;想不到么女卻是智能不足,比較複雜的交易換算都要父母代為處理。

 女老師有一段期間非常沮喪,向我訴苦,「我們夫妻都是老師,為什麼會生下讀啟智班的女兒?」

 有一天,我告訴她不要難過,至少他們已經生了一位人中之鳳,至於小女兒雖然智能較差,但還是能簡單生活。

 我還談到蘇軾的〈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我說天嫉英才,太聰明有時反而會招來不必要的災難。退一步想,如果生下的兒女平平凡凡,無災無難過一生就好啦!

 「認命了。」她總算回了這句話。

 春天充滿了希望,萬物欣欣向榮,每個人都有心事,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且把不愉快的往事都拋諸腦後,迎接美麗的春天才不辜負大好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