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馬祖成為「不塑之島」,減少旅客來馬垃圾,今年新推出「卡蹓杯」的服務,從降低一次性杯具的使用開始。確實,島嶼上的資源相當有限,唯有強化環保概念的低碳生活,才能讓美好的品質永續常存。在未來,我們或許可以借鏡同為離島的小琉球作為發展經驗。
藉由「琉行杯」的推廣來鼓勵遊客減少免洗餐具的使用,乃至環保餐具的自備。面對年年增加的觀光客,為不讓島嶼陷入垃圾危機,幾個在地的年輕人導入共享經濟的概念,推出飲料鋼杯免費借用服務,不僅容器容量大、且能重複使用,更重要的是外觀印有海龜圖騰,在地化的元素讓杯體看起來更討喜與質感,並於使用後得以甲地借用、乙地歸還。短短幾年下來,島上有數十家飲料店、民宿、超商成為借用站,也相繼在港口、風景區、候船室、安檢所等處設置飲水機,多處的借用據點以及飲水服務更增加遊客們響應的動力。
引進電動機車,降低空氣受污染機會,維持低碳島嶼的理想。過往小琉球境內為了觀光發展也是導入一輛又一輛的燃油機車,但長久下來,產生巨量與嚴重的噪音和空氣污染,在在影響居民居住安寧與健康,戕害生活品質。去年,在各界的協助下,引進數百台的輕型電動機車,只要短短時間就能將電力蓄滿,並得以行駛數十公里,且在島上設有多處充電站,讓鄉親與遊客們得以馳騁在碧海藍天的沁涼、以及綠色低污染的純樸慢活,讓人與自然間能共好共榮。
此外,許多旅店也陸續加入環保行列,不提供拋棄式盥洗用品。小琉球自然人文協會曾指出,垃圾是海洋生態最大的殺手,在進行海龜搶救醫護時,發現幾乎每隻海龜的肚子裡都出現過垃圾,意味著人類丟棄的穢物流到海裡時,易讓其他生物誤食。另一方面,小琉球當前垃圾泰半是運回台灣進行焚化,存放與運輸成本也相當可觀,倘遊客們能協助進行垃圾減量,對島上整體環境負擔必有相當助益。許多旅宿業者也響應這項愛鄉愛環保的運動,不再提供拋棄式的牙刷、牙膏、沐浴用品,以及鼓勵續住不更換床單、毛巾等,攜手降低對自然環境的負荷。
馬祖四鄉五島擁有獨特的觀光資源,但並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倘未能妥善規劃與維護,將很快步入窮途末路。觀光事業要能永續發展,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不亞於經濟發展,也是我們下一階段要努力轉型的方向。小琉球的綠色思維,或許可以提供我們參考的方向。
社論/借鏡小琉球來發展綠色永續觀光
- 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