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發展兼具傳統與創新的元宵慶典

  • 2022-02-26

 隨著正月即將結束,馬祖各島元宵擺暝文化祭活動進入尾聲,在傳統延續的同時也要思考世代轉變後對創新的要求。馬祖元宵已是國家級重要民俗,但要讓元宵成為吸引遊客的焦點,活動的規劃還要再精緻,除了經費的挹注外,我們需要更多亮點與特色。

 今年的高雄燈會很不一樣,主辦單位結合了無人機和機械人在愛河旁大展科技秀,辦了一場沒有傳統花燈的燈會,成功達到吸引遊客的目標,當然馬祖可能沒有條件辦耗費巨大的元宵活動,但結合科技與創新理念是可以師法的。今年馬祖元宵各島都有相關活動,從活動參與的對象中可以看到,體驗式的活動較受歡迎,因此結合在地特色才有發展空間。

 元宵是傳統中國人慶祝豐收的節日,不管是務農還是討海,人們把一年之中最好的一切拿出來酬神擺暝,未來在規劃元宵活動時也要有同樣的想法與做法。馬祖廟宇眾多,雖然擺暝遶境儀式大同小異,但各廟都有自己專屬的傳統習俗,例如坂里白馬王的燒馬糧、北竿特有的扛乩文化、橋仔境內的求神問卜、各宮廟的鼓板隊、南竿莒光的囝仔文化、芹壁龍角峰的祈夢等,對外來遊客而言想要看的正是異於一般的另類習俗。

 台灣每年定期舉辦的大型廟會信仰活動如平溪放天燈、宜縣搶孤、大甲媽祖遶境、元宵燈會、鹽水烽炮等,都是吸引民眾遊客的大型活動,馬祖的元宵活動無法展現同樣熱鬧的景象,就更應該在傳統特色上下手,透過適當的行銷與包裝、結合新的元素,一樣能達到吸引人的目的。因應時代轉變,全台各地的元宵慶典活動多多少少會配合做一些改變,大多數的目的是希望讓慶典結合觀光,吸引遊客的目光進而帶動商業行為,馬祖爭取元宵成為國家級重要民俗不也是如此。

 要讓馬祖擺暝成為吸引遊客的亮點,必須在既有傳統基礎上發揮創新,以坂里十三暝燒馬糧文化為例,早年只見各家戶在自家門口燒馬糧,後經社區改良儀式後才有集中燒馬糧壯觀熱鬧的場面,又加入了遊客體驗,這就是一種傳統結合創新的概念。擺暝屬文化觀光的一種,而多數類似的活動都會注重體驗,因此增加互動參與是未來活動規劃可以試著突破的區塊。元宵擺暝不僅是文化的傳承,也可以是旅遊的新亮點,該保留的傳統要堅持,該創新的要設法突破,要做到讓遊客專程為了擺暝文化特色來馬祖,而非順便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