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實現性別平等 共創和諧之友善環境

  • 2022-02-20

 現代社會基於自由、平等、民主與人權,性別平等已是普世價值。多年來,我國社會在法令政策推動及多元對話後,性別平權普遍受到重視,女性已能在各行各業中綻放光彩,從女性教育權、工作權、成就表現、社會福利保障,乃至國家或組織事務的決策參與,都有女性溫柔而堅毅的力量在其中。

 古人認為「男主外,女主內」,女子最重要的工作是治內持家,只要將侍奉公婆、教養子女的工作做好,便不需要其他的才能了。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人人都有讀書的機會,因此有許多人都覺得男女要給予一樣的機會、一樣的尊重,並提倡男女平等,然而,這些觀念真的有落實嗎?雖然現代人已抹去以前重男輕女的觀念,但是有些阿公、阿嬤因為小時候,父母總是對男生比較好,這種根深柢固的觀念,等以後結婚生子,也會做出一樣的舉動,好吃的、好玩的都給兒子,卻忽略對女兒的關心。

 即使「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已緩和許多,但在職場中,男性和女性在職位上的差別仍然十分顯著,研究顯示,全球較高階級的職位有九成都是由男性擔任,剩下的一成女性就算上任了,替換率卻高得嚇人,升遷機會也是男性大於女性,女性於職場被性騷擾的機率更是遠高於男性,在一切看似平等的背後,有多少女性同胞正默默的受委屈?一樣的認真工作,一樣的努力付出,為什麼就是得不到平等的待遇呢?難道兩性之間真的無法取得平衡嗎?

 即使現今已有許多民眾不斷疾呼「兩性平等」,但許多落伍的思想仍根深柢固於部分家庭。因此為了落實性別平等,除了大眾傳播媒體推廣宣導、知識分子的覺醒之外,我們也必須拋卻以前那些不對的思想,跟著時代的腳步。只有當我們拋去兩性刻板印象時,女性才能抬起頭來。只要兩性都能以尊重、寬容的態度對待對方,願意為兩性平等貢獻心力,兩性平等便能落實於社會,達到兩性平等的原則。

 要有真正和諧的社會,必須先從互相尊重開始做起,兩性之間也是如此,用客觀的角度看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男生,女生,要彼此包容,建立起正確的觀念,消除種種不合理的現象,讓性別平等的爭議不再。文明社會在進步過程中,最彰顯的特色就是人生而平等的價值觀,任何人不應該因性別、信仰、族群、文化等差異受到歧視或不平等對待。其中,性別平等問題普遍存在於社會各角落,且最容易被忽視,需靠眾人努力推廣,以維護此普世價值。台灣社會在性別平等上相對於亞洲其他國家,雖然成績不錯,但仍有許多改善空間,未來仍要持續完善性別平等各項工作,以成為全球典範為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