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該退休的這個問題,現在的答案跟十年前已經完全不同,過去任職公司三、四十年似乎應該退下含飴弄孫,但現在人健康長壽,退休後還有另一個三、四十年可以健康工作,因此高齡就業問題正是現在各國探討的重要議題,更何況台灣的少子化嚴重程度,三年後的今天台灣六十五歲以上將超過百分之二十,衝擊就業市場嚴重性可見一斑。
我國105年推動制定《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經總統於108年12月4日公布,原訂於109年5月1日施行,惟因國內產業受疫情衝擊,勞動市場僱用環境不足而暫緩施行,經行政院指定自109年12月4日施行。這是我國首部以保障中高齡與高齡者就業權益之法律,禁止雇主因年齡因素歧視求職或受僱之中高齡者及高齡者。
此外,為協助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續留職場,未來也會強化運用職務再設計、職業訓練、創業輔導等措施,協助在職、失業及退休之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及傳承智慧經驗與技術,促進世代交流與合作。再者,考量65歲以上勞工需求,放寬雇主以定期契約僱用65歲以上高齡者,增加勞雇雙方彈性,也將運用獎補助提高雇主僱用誘因。
根據目前的規定,雇主如符合留用民國46年出生員工達30%、年滿65歲後繼續僱用達6個月以上且繼續僱用期間不低於原薪資等條件,前6個月每月補助1萬3000元,第7至18個月每月補助1萬5000元,可以就近向公立就業服務據點提出申請。
台灣確實已有少部分企業體提供二度就業或中高齡就業機會,但依舊屬於少數,而日本去年九月的調查數據顯示,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者,有四分之一都還在工作,這一點確實值得台灣思考與學習。去年四月日本實施最新版改正高齡者雇用安定法,確保有意願者可以工作到七十歲。
當然有人會質疑,老人不退不就擋了年輕人升遷或工作機會,但其實日本面對即將退休的員工,企業多半採取退休後再雇用的方案,顧及高齡者的身體狀況,減少業務量的同時,也支付較低的薪水,藉此鬆動原版組織的權力結構,讓年輕世代掌握更多升遷決策的機會。
一般公司不愛用中高齡者,主要認為中高齡者體能差、反應慢、工作效率不佳、工作態度難以改變等,往往忽略他們豐富的工作經驗、工作穩定性高及對職場動向的敏銳性等特質,但依舊有企業愛用中高齡者,像是日式的速食店摩斯,進用上千名中高齡者,更提供其彈性工時;或是像高雄五星級飯店寒軒,員工有三分之一已達中高齡,經驗豐富、充滿熱忱的資深員工,穩定又細膩,能提供旅客超出預期的服務。
提供中高齡友善職場的企業,通常都是能夠體會中高齡者在工作上的優勢,即便需要花些心思提供協助,但些許付出贏得穩定與細膩的工作貢獻,誰說不是雙贏的策略,面對即將邁入的超高齡社會,勞動力的必然短缺,也許創造青銀合作的友善職場,會是一個有效解方。
社論/打造高齡友善職場
- 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