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籠罩下的春節假期已經結束,接著學生馬上要返回校園,開學後又是一場新的考驗。隨著病毒演化和疫情變化,我們還是要小心因應及調整防疫措施,並提前作好防疫的部署。
新春伊始,疫情仍是民眾關切焦點。目前的警戒標準,除少數例外情形,外出應全程佩戴口罩,在運動、唱歌、拍照及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均恢復為須戴口罩。雖然部分場所得免戴口罩,仍應隨身攜帶,若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時,也應戴上口罩。Omicron病毒的超高傳播速度,大家在出入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時,應嚴格遵守實聯制、量體溫,管理單位也應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搭乘高鐵、臺鐵、公路客運、船舶及國內航班運具時禁止飲食,並配合賣場、超市及市場等場所人流管制規定,且不開放試吃,參加宴席亦不得逐桌敬酒敬茶。
隨著疫苗施打普遍,以及Omicron重症少、死亡率低演化,有些國家防疫開始鬆綁。各國專家均認為,極可能以「流感化」長期存在,Omicron又多輕症或無症狀,許多人不再那麼懼怕新冠病毒,也開始心存僥倖了。但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警告,病毒還在變異,鬆懈防疫力道還言之過早。
馬祖有先天交通限制,只要守住出入境,就能排除病毒在外。除了政府因應作為,民眾也要做好自我防護,日常落實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除了照顧自己,我們也要關心他人,留意自身及親友健康。對抗疫情是一場持久戰,我們應減少不必要移動,持續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共同度過艱難的時刻。
正月新春是馬祖家人團聚、走春、拜廟、遶境、擺暝等活動的高峰,面對台灣本島疫情傳播鏈持續延燒,我們絕對不要鬆懈,並秉持「防疫無假期」精神,盡量避免參加餐敘、聚會等人潮擁擠易接觸不特定人士場域,降低染疫機會。並保持樂觀正向之心態,維持規律運動、正常作息、均衡飲食等健康促進作為。須知,每個人都是面對疫情威脅的決勝關鍵,應共同團結戰「疫」。
新冠肺炎疫情已逾兩年,民眾對防疫都很有經驗,卻難免產生防疫疲勞的情形。面對疫情,我們不需過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輕心,防疫是長期抗戰,任何細節都馬虎不得,我們已經打了漂亮的前半場,接下來的後半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新春期間,仍應盡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於活動期間(含室內、室外)應全程佩戴口罩,落實防疫為最高準則。
社論/疫情變化難測 仍應審慎注意
- 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