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立縣的政策已是馬祖不容改變的方向,各鄉島每年都有很多大小建設在施作,但不管工程規模是大是小,只要做好管理就不會亂,特別是在很多遊客必訪的景區或聚落,工區的管理更要謹慎並採更高標準,不能讓遊客看到髒亂與隨便。進步的過程中建設是必要的,基於維護改善工區周遭環境品質之共識,防治因土木施工造成環境的污染,必須藉有效的作業程序、自主檢查等管制方法,以達到降低對施工區域附近居民的干擾,有效改善居民的環境及生活品質,並達到促進地方繁榮目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環保意識的提昇,在各項工程興築中,其相關環保措施之完善規劃、設置,更甚於工程主體之施工成效。在工程施工前應依區域範圍,先做初步之施工前環境調查,而後配合施工中實施自動檢查,並針對工程性質、施工設備、環境因素制訂一般性及特殊之檢查表格,以便記錄防治工程造成對噪音、振動、空氣、水、廢棄物及交通等之污染及影響;藉以事前規劃及對員工施以各項防治知識訓練及環保意識之灌輸,俾使各項環境污染減至最低程度。
施工期間,針對可能造成空氣品質降低與污染的因素加強控管,擬定各項防治措施,諸如工區內經常灑水,加強工區周圍環境之清掃,土石方、物料之堆置及其運輸過程均予加蓋帆布、黑網。駛出工區之車輛,均須清洗輪胎及車輛表面,避免塵土飛揚。為降低施工噪音,運輸車輛須減速慢行,且不得亂鳴喇叭,儘量避免夜間施工,以免影響附近住家安寧。如不得已必須於夜間施工,應事先與附近住家進行溝通,並保持良好互動。
此外,施工時對於掘除後必須棄置之不適用材料,須於開挖後迅速運至合格廢棄場處理外,工地產生之垃圾,如食用後之便當盒、礦泉水罐等確實清理,四周環境加以清掃整理完畢,方可離開。工作環境應設置一般垃圾及資源回收等收集箱、筒或塑膠袋,工作人員應養成隨手、隨時將垃圾分類妥放習慣。嚴禁隨地丟棄菸蒂、檳榔渣及亂吐檳榔汁等行為。廢油、廢機具及建材廢棄物,應妥善處理或委託代清除處理業處置。
許多營建工地常把四周環境弄得烏煙瘴氣,有的沒做好防護措施還造成行人傷亡事件;有的任意堆置物品堵住人行道,行人沒辦法只好繞路而行;有的運輸車在工地進進出出,把附近環境弄得很髒亂。為避免營建工地造成環境及空氣污染以及民眾不便,已有規定營建工地附近的人行道、路樹、排水溝都將納入營建工地的清潔維護責任區。馬祖地狹人稠,自然資源不豐富,對追求永續發展而言,必須要更正視環境保護議題,才能減少營建工程對環境的衝擊。
社論/營建工地四周環境 落實維護及營運管理機制
-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