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原標題)大陸連江遠洋漁業基地主體工程已完工,明年投入使用/來源:中國水產養殖網、福州日報(記者溫海龍林冰姚揚傑)
大陸連江遠洋漁業基地建成後,將實現從單純的捕撈銷售模式,向研發、捕撈、加工、倉儲、行銷一條龍的產業鏈模式轉化。
海角漁鄉走出上市企業
基地於2010年開始建設專案包括碼頭、棧橋、保養維修廠、物流冷庫、水產加工廠、綜合大樓、技術研發大樓、員工宿舍等。
1995年張伙利創辦連江縣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擁有40艘常年在太平洋作業的遠洋捕撈船隊,年捕撈量超過2萬噸,企業市值近20億元。
一條深海魚價值一輛小車
大陸連江縣有許多船隊一年到頭都在海上捕撈作業,主要在中西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公海區域,遠洋捕撈鯊魚、石斑魚、鯛魚、絲尾紅鑽魚等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深海魚類產品。
每年捕撈重超一噸的大魚並不罕見,有時候一條深海魚就值一輛小車。作為遠洋捕撈船隊的第一批船員,大陸連江苔菉鎮北茭村老漁民周仁順認為,「一條魚價比一輛小車」從側面印證高風險、高投入的產業孕育著豐厚的利潤回報。
大陸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的統計資料也為這一結論提供佐證:今年1至9月,大陸連江遠洋捕撈產量達18693.8噸,產值近2.5億元,創造就業機會1000多個,為大陸連江構建現代海洋經濟強縣作出重要貢獻。
構建科學高效的魚訊網路
經過10年的發展,目前大陸連江遠洋漁業已經建立起資訊互換中心,每3條漁船形成資訊互換小組,通過衛星電話、電腦隨時將資訊回饋回總部,由總部分析人員從不同漁場調度漁船。
「1條魚價比1輛小車」 大陸連江遠洋漁業基地主體工程已完工,明年投入使用--福州新聞網
- 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