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廈門灣 漳州開發區20年的腳步、20年的艱辛--海峽導報

  • 2012-12-28
2012年12月27日08:23【作者王龍祥、沈華鈴】
20年前,這裡一片灘塗、荒山野嶺,孩子上學要跋山涉水,和潮汐搶時間;20年後,這裡建起了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校園環境優美、師資優良、設備齊全,這裡的孩子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廈大系”優質教育資源,令外面的孩子都羡慕不已。
20年前,這裡只有幾條羊腸小徑,遇到雨天就泥濘不堪,無法通行;20年後,大橋飛架,道路暢通,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機場、鐵路均在1小時圈內,快艇往返廈門實現公交化,與廈門僅15分鐘航程。區內疏港公路連接縱貫全國南北的324、319國道及沿海高速公路。
廈漳跨海大橋建成後,廈門灣南北兩岸將融為一體,行車僅需25分鐘,經貿往來更加密集,形成半小時生活圈。連接漳州開發區第四區的漳州港尾鐵路和貫穿全區的招銀疏港高速公路都於2009年底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有效緩解港區快速集疏運問題。同時,連接廈門島和漳州開發區的廈漳海底隧道作為“廈漳第二海上通道”也在加緊推進中……這裡的人們走出去,又引進來,拉近了與外界的距離,更帶動了經濟發展。
20年前,這裡是一個不起眼的閩南小漁村,停靠的只是小木船、小機帆船。20年後,這裡吊機林立,停靠著來自不同國籍的貨輪,承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這裡是國家一類口岸和首批對台直航口岸之一,已開通至美國、日本、韓國等外貿貨運航線和香港、臺灣、上海、大連、青島、深圳等集裝箱航線。這裡擁有自然岸線28公里,其中-8米以下深水岸線長達12公里,可規劃建設萬噸級以上泊位33個,有條件發展成為國際中轉港。
20年,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也許只是轉瞬即逝的一刹那。但是,漳州開發區人卻把這20年,化作了分分秒秒,只爭朝夕。
自1992年12月28日動工興建以來,漳州開發區堅持高起點、高水準、高標準規劃開發,以港口為龍頭,狠抓基礎設施配套,啟動福建史上最大規模的開山填海造地工程,全區累計固定資產投資275億,實現征地一片、開發一片、配套一片、建設一片。漳州開發區人把一個人煙稀少的小漁村,變成了一座以臨港工業、港航物流和高尚人居為特色的魅力新港城雛形,成為廈門灣一顆耀眼的明珠、大廈門都市圈的重要組團。
優越的投資環境吸引各類企業紛至遝來。目前漳州開發區正全力打造廈門灣南岸港航物流、臨港工業、高尚人居新天地,積極培育金屬製品加工業、交通機械製造業、糧油食品加工業三個百億元產業集群。已有來自美國、德國、荷蘭等國家和我國香港、臺灣地區的600多家中外企業落戶,總投資達50多億美元。
繼承、創新、跨越
漳州開發區人並不滿足於過去的成績,如今,他們又朝著更高、更美好的目標在努力。
轉型,從工業開發區向一座現代化的新港城轉型;升級,以活力產業、生態文明、健康生活為目標。
如今,漳州開發區已進入跨越發展的新階段,在新一輪發展中,漳州開發區將努力建設成為一個集知識經濟、科學管理、可持續發展於一體的,環境優美、經濟繁榮、功能完善的宜居、宜業魅力新港城,成為海峽西岸新的經濟增長點。
漳州開發區黨委書記吳斌:20年,充滿了“酸甜苦辣”
20年前,這裡是一片荒灘野嶺;20年後的今天,在這塊土地上,崛起了一座新港城雛形。
這艱苦的創業過程,恐怕只有建設者們最能體會。
漳州開發區黨委書記吳斌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漳州開發區從無到有,可以用4個字總結———“酸甜苦辣”。
“當初,招商局集團回應中央的號召,為了迎接‘三通’與臺灣方面形成配套,決定在這個曾經的小漁村,建設出一個現代化的港口。”吳斌說。
但是,即便如此,在起步的時候,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
“我有一句話一直想說,漳州開發區其實是‘生不逢時’。”為何吳斌會這樣說呢?
吳斌解釋說,當初漳州開發區是在趕著小平同志南巡的熱潮,提出的這個項目,而且是以最快的時間,推進了這個項目的立項。
“漳州開發區的優勢,就是區位優勢和岸線優勢。但是這裡除了山就是海,就是一個小漁村。要把它建成一個港口,就必須開山填海,其開發成本非常之高。”
廈門,近在咫尺,一海之隔。但是當時沒有水上交通,而距離漳州市,也有70多公里。“因此,在城市依託上,也是很薄弱”。
1992年開工之後,正好面臨全國開發區的清理。“當時國務院提出,要保護耕地,清理整頓開發區。”這個政策,給了漳州開發區當頭一棒。
所幸的是,1993年,鄒家華來到漳州開發區考察時,給當時的漳州開發區拋下一句話:漳州開發區各大股東,在這裡開山填海造地建港口,不占良田,少占耕地,這很好,應當鼓勵。
鄒家華還提出,廈門港應該往南延伸。
就是那次領導的考察,給漳州開發區人吃了顆定心丸。
但麻煩還是接踵而至。1995年,台海關係出現緊張;1996、1997年,出現東南亞金融危機。這一連串的麻煩,讓其他股東對漳州開發區產生了信心上的不足。
直到2002年之後,漳州開發區才走上提速發展的軌道。
“漳州開發區這20年,前10年走得很累;後10年,雖然是急速發展,如果縱向比,我們覺得它的變化是翻天覆地;如果是橫向比,我們覺得我們的速度還是有點不盡如人意。”吳斌如是說。
如今漳州開發區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設施配套,另外一個就是區域經濟發展,一個新的規劃理念提出:福建省把南太武濱海新區作為未來十年發展的新興區域,而漳州市又把漳州開發區作為南太武新區的核心區來定位。
“因此,我覺得很有信心,去實現它。當然,從一個窮鄉僻壤,到現在的新興城區,其中的艱辛,只有我們這些建設者才能體會。”吳斌感慨地說。
漳州開發區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景濤:未來從“建區”向“造城”轉變
經過20年的發展,漳州開發區已進入提速發展的快車道,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翻開了新篇章。
漳州開發區在總結20年建設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要由“建區”向“造城”轉變,實現“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對此,專訪漳州開發區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景濤。
白景濤說:“‘十二五’期間,漳州開發區將以‘創新’為主線,以高起點、高品質、高效率為基本要求,全面實施‘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努力推動活力產業、生態文明、健康生活的新港城建設,使之成為國家級開發區中具有鮮明特色的新型開發區。”
今年初,漳州開發區專門對內部組織機構進行調整,重新組建了戰略發展研究部,成立房地產管理局。同時,還委託美國科特勒諮詢集團對漳州開發區的轉型升級進行戰略規劃,這是漳州開發區為創新發展所做的一次積極探索。目前,戰略規劃工作已接近尾聲,這將有利於漳州開發區轉型發展的順利推進。
在推進活力產業方面,白景濤認為,一是要圍繞轉型招商引資,注重引進占地少、貢獻大的高新產業項目,調優現有產業結構;二是要做大做強臨港產業,繼續加大港口及配套設施建設投資,“十二五”期間四區將建成3個20萬噸級通用碼頭泊位,進一步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同時著力建設鋼材、糧食、木材三大物流基地;繼續做強做大交通機械製造、糧油食品加工、金屬製品加工三個百億臨港工業集群。三是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強化政策引導,出臺扶持服務業發展政策,鼓勵創新服務業發展模式;同時著力培育以歐中現代農業中心為龍頭的現代農業研發基地,扎實推進以蛇口網穀為模式的高新產業園建設,促進“3+1”產業格局的加快形成。
“‘生態文明’就是要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創業生活環境。”白景濤介紹,以規劃為龍頭,完善城市總體規劃和各項規劃,彰顯城市特色、彰顯生態個性、彰顯“三海”文化;以宜居為目標,繼續推進“三海八園”環境建設;加快推動廈漳跨海大橋、港尾鐵路幹線和招銀疏港高速公路建設,推動廈漳海底隧道前期工作,推動大交通格局的形成。
“加快完善區內‘四縱四橫’交通網絡建設和原淨水廠工程、汙水處理廠等水電市政配套設施建設。”此外,白景濤還強調說,要以教育為驅動,著力打造以廈大為龍頭的廈大附中、廈大附小和廈大附屬幼稚園等廈大系教育,努力提升教學品質,以教育提升核心競爭力。
對於魅力新港城的建設,白景濤認為,漳州開發區將著力實施全民文化素質“提升工程”、文化設施建設“基礎工程”、社會文化活動“繁榮工程”、歷史文化遺產 “保護工程”、重點文化產業“培植工程”、對外文化交流“品牌工程”六大文化發展工程,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使“健康生活”逐步形成。
◎漳州開發區20年大事記
●1992年6月18日招商局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建設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福建投資開發總公司、漳州市人民政府、龍海縣人民政府在漳州賓館簽訂了 《關於聯合開發招商局中銀漳州經濟開發區》的協議書。
●1992年12月28日招商局中銀漳州經濟開發區開工奠基。
●1993年8月18日漳州開發區舉行“漳州港疏港公路開工儀式”。
●1996年8月招銀港區被交通部列為首批對台直航口岸。
●1999年12月27日漳州開發區總經理吳斌與廈門大學校長陳傳鴻簽訂了合作建設廈門大學漳州校區意向書。於2001年4月6日奠基。
●2001年6月經大陸國務院批准為對金門、馬祖、澎湖貨運直航口岸。
●2002年3月16日經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漳州開發區正式實施“區地合一”管理模式。
●2003年9月13日廈大5000多名新生入住廈大漳州校區。
●2004年7月20日廈門、漳州、招商局三方舉行首次聯席會,以招商局和廈門港務集團聯合開發四區為標誌的廈門灣港口經濟合作正式啟動。
●2006年1月1日廈門灣八港區實施港口管理體制一體化,對外統稱廈門港。漳州開發區的招銀港區併入廈門港,稱為廈門港招銀港區。
●2007年3月9日福建廈漳大橋有限公司在漳州開發區創立。
●2007年6月24日龍海市東部•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原水工程項目開工。
●2007年11月17日廈漳跨海大橋正式開工。
●2009年12月31日漳州港尾鐵路正式開工建設。
●2010年2月5日國內首個離岸式生態型人工島“雙魚島”開工建設。
●2010年4月25日漳州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並正式更名為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2年6月27日招商局集團與福建省人民政府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2012年11月20日漳州開發區原水工程正式竣工並投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