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10多項出入境對金政策先行先試 往返人數居大陸各大口岸之首--廈門網

  • 2013-01-04
2013-01-04來源:海峽導報【記者李玉燕、繆欣芸/文 吳曉平/圖】
2011年12月,《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獲大陸國務院批准實施,廈門迎來了再創輝煌的重要歷史機遇。廈門特區因台灣而設。特殊的使命,使廈門成了兩岸交流合作的“橋頭堡”。
乘著綜改的春風,廈門再次先行先試,增創特區對台新優勢,迎來兩岸交流合作又一嶄新時代。
過去的1年裡,兩岸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在兩岸直接往來通道上,10多項出入境對台政策在廈門先行先試,廈門已成為大陸對台政策最齊全、運行最高效、臺胞入出境人數最多的口岸。
船來船往,兩岸交流往來更便利
2001年1月2日,“太武”號客輪滿載金門鄉親,緩緩向廈門駛來。那一刻,牽動兩岸同胞的心。海峽兩岸隔絕半個世紀,終於有了「破冰之旅」。從此,船來船往,這一“黃金通道”將兩岸的血緣、親緣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綜改1年來,一批便利兩岸直接往來政策的實施,更是進一步拉近了兩岸的距離。
2012年6月17日,兩岸又迎來特殊時刻:廈金航線開通夜航。從此,兩岸民眾往返更加便利,此舉深受經常往返兩岸臺胞的好評。
同一天,廈門市赴金一日遊辦證中心,正式啟動在廈制證工作。“公安部授權廈門製作暫住人員赴金門旅遊的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出入境審核、制證週期,從3天縮短到了1天。這是繼2008年12月20日廈門市正式啟動暫住人員赴臺灣 (含金門、馬祖、澎湖)旅遊試點工作政策以後,又一惠及廣大廈門暫住人員的利好消息。”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臺胞辦證中心主任邵海濱說。
如今,五緣灣辦證中心的10名辦證人員,每天都很忙碌。從2012年6月18日至11月30日,中心已為暫住人員製作新證17529本,舊證簽注1374枚。
在兩岸往返越來越便利的同時,從廈金“小三通”航線往來兩岸的臺胞、金胞也在逐年增多、增長(附註:2012首見負成長,下降1.12%)。2001年,經廈金航線往返兩岸的民眾20623人次。至2012年底,該人數已累計突破850萬人次,居大陸各大口岸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