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自由時報報導,23日農委會林務局公布2016黑面琵鷺全球普查結果,總共記錄到2060隻黑面琵鷺,比去年2034隻數量增加26隻,創下歷年新高紀錄。此外,今年普查中也有發現,棲地有擴張趨勢。
黑面琵鷺是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全球在每年在1月15日到1月17日進行普查,東亞各國結果在3月公布。
農委會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表示,此次送出的數量中,台灣一共記錄到2060隻,較去年數量增加26隻,是歷年紀錄中數量最多的一次紀錄。黑面琵鷺棲地數量仍以台南為大宗,其次是嘉義縣、高雄市和雲林縣。高雄市茄萣與嘉義縣鰲鼓是新發現棲地,顯示族群數量的增加;也有部分縣市數量是負成長,如宜蘭縣較去年減少1隻、金門縣減少4隻、屏東縣減少3隻等。
中華野鳥學會理事長蔡世鵬補充,不只做全球普查,台灣從去年10月也開始國內普查計畫,預計在今年9月完成為期一年的紀錄觀察。透過國內的普查,觀察黑面琵鷺在台灣的四季變化,找出棲地增加或是減少的原因。
蔡世鵬舉例說明,寒害是否造成族群數量減少?還需要有長期的觀察與紀錄,目前僅能推測因為寒害造成棲地水質的汙染、或是覓食的困難等,但尚未有直接的證據可證明寒害導致棲地減少。
黑面琵鷺繁殖於南、北韓,每年冬季會來台過冬;台灣目前數量的紀錄都與全球成長趨勢吻合,但目前全球族群數量僅有3000隻,離穩定數量7000隻仍有距離。
黑面琵鷺全球普查 台灣2060隻創新高--自由時報
- 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