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戰地金門低度開發,意外保存了完整閩南傳統聚落。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16日發表耗資千萬、花兩年拍攝的「卜吉地而居—金門傳統建築」紀錄片;五十分鐘影片中除看得到中西建築差異,更能欣賞到金門建築獨特韻味之美。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長謝偉松表示,片名取「卜吉地而居」,道出先民期待「家」能提供一個安居之所的心願。從擇地座向、興建過程到完工落成,每個細節都可看到將環境倫理融入建築規制中。
「卜吉地而居」導演梁皆得,之前拍攝過「老鷹想飛」紀錄片,他指出,走遍世界各國,發現金門的建築最有特色。影片中透過鏡頭,將義大利、法國、希臘、印度、日本、北京、泉州等各地著名建築,比較同時期世界上的建築,顯現金門傳統建築特殊之美。
梁皆得說,金門很重視風水,從選地、施工、上梁到貼石板,都要配合住宅主人的八字選時辰,以示尊重大地萬物。
梁皆得說,金門俚語「紅宮烏祖厝,宮前祖厝後」,指的是宮廟牆面以紅色系為主,但祖厝牆面就要漆成黑色系;房子不能蓋在宮廟的前面,因為宮廟奉有神明,幫眾生擋煞;祖厝要蓋在全村最高點,不能有民宅高過它,才能庇佑子孫。
他表示,到泉州著名開元寺拍攝時,花很多時間準備,但後來被通知得事先申請獲准才能拍攝,幸而寺裡和尚幫忙才順利拍完;在北京拍攝紫禁城,當地霾害嚴重,去的那天意外放晴,幸運拍到很多好畫面。
金管處耗資千萬、花兩年拍攝 金門傳統建築紀錄片問世--聯合新聞網
- 201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