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聯合報報導,金門有161棟古洋樓,但很多洋樓的屋主散居南洋,牽涉產權問題乏人管理,年久失修成了危樓。其中位於後浦的陳詩吟洋樓及古崗的董允耀洋樓損壞嚴重,金門縣政府文化局為百年古洋樓做CPR展開搶救行動。
金門古洋樓見證了離島金門的「僑鄉文化」。早年金門子弟遠赴南洋打天下,事業有成後回饋故鄉同時彰顯家門,蓋起各式洋樓。古洋樓成為金門特色,睿友國小、陳景蘭洋樓等,都是觀光客必去景點。
但有洋樓卡在所有權繼承問題,遲遲無法維修,問題逐一浮現。位於後浦的陳詩吟洋樓,最近就因年久失修,立面泥塑多數損壞、屋頂坍陷,讓許多民眾覺得相當惋惜。這棟建於1933年的古洋樓,10年前指定為古蹟。
建於同年代的董允耀洋樓也有類似問題,13年前登錄為歷史建築。軍管時期曾有部隊駐紮。洋樓產權目前為共有,但子孫遠在海外無法聯絡,致屋頂塌陷。
金門縣長陳福海曾數度疾呼搶救洋樓是在跟時間賽跑,每棟洋樓都有個故事,說著金門人「落番」(到南洋)的成就與發展。
文化局長呂坤和指出,為免洋樓持續崩壞,將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提送「金門縣重要洋樓緊急加護鋼棚架」,呈報文化部審核通過後,再依政府採購法辦理公開招標。
呂坤和強調,目前兩棟洋樓皆已委託學術單位進行調查研究,將把陳詩吟洋樓規畫為「華僑咖啡館」。董允耀洋樓則規畫作為「女婿燈」的工作室與陳列館。
搶救古洋樓 金門搭支架--聯合報
- 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