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蘋果日報報導,智利南部外島海岸,近月有成千上萬的蛤蜊死亡,是該國史上最大的紅潮;政府宣布該區為緊急區域,處理造成現象的有毒藻類。
紅潮是因為有毒藻類增生造成,癱瘓海洋生物的中樞神經,而人類食用因此死亡的海洋生物,同樣也會中毒。由於當局禁止捕魚,事發的奇洛埃島(Chiloe Island)的漁民因此喪失生計,過去幾天都發動抗爭。
此外,上周還有8千噸的沙丁魚死屍布滿克烏萊(Queule)出海口。44歲的漁民柯尤爾(Francisco Coyul)就表示,過去也有紅潮發生,但他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大規模的貝類死亡。
當地也有居民責怪鮭魚養殖業者,危害全國7大城市與漁業城鎮。但是多數專家表示,紅潮是發生因為聖嬰現象、海水增溫,導致藻類大量繁殖,表示現象有可能還會持續2個月以上。
政府原本預計補助每戶漁民150美元(約4863元台幣)的補助,漁民拒絕並從上周一發動抗爭;後來政府加碼至1千美元(約3萬2420元台幣),要漁民識相講理,但漁民仍持續抗爭,阻斷許多遊客的去路。
智利僅次挪威、是全球第2大鮭魚養殖國,但今年初湖大區(Los Lagos)海藻大量繁殖,估計有4萬噸鮭魚因此窒息,相當於智利年產量12%。同時,智利海岸線綿長、漁業是該國經濟命脈。
智利史上最大紅潮 上萬死貝如末日--蘋果日報
-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