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澎湖海域預定5月中旬開放採撈海膽,對此,保育人士陳盡川發出警訊說,近日澎湖海域普查未發現10公分以下的中生代海膽,憂心海膽繁衍功能已崩潰,籲請縣府停止開放採撈。澎湖縣府昨表示,瀕臨滅絕需要大範圍調查,近期將擇定特定區域進行海膽圈養,並提供獎金,嚴格查緝違規採捕與販售。
今年4月中旬至今,澎湖縣共生藻協會前理事長陳盡川帶領保育志工調查澎湖海域,調查結果令人憂心,他透過臉書為澎湖海膽請命。陳盡川表示,5月16日起若開放採撈,可能會讓海膽成為稀有物種,希望縣長陳光復與漁政主管趕緊「亡羊補牢」。
「海域已完全看不到10公分以下的中生代海膽」,陳盡川說,海底應有老、中、青不同生長階段的海膽存在,但今年澎湖海域看見的海膽全是10公分以上的老海膽,就像社區裡只有老年人沒有年輕人,海膽生殖繁衍功能面臨崩潰,情況令人憂心。
「海膽復育不能等!」陳盡川建議,政府主管機關應在烏崁與東吉港盡快設置自然復育場,集中海膽受孕,效果會比種苗場的人工復育來得好。
針對保育人士警告,澎湖縣府昨表示,海膽是否瀕臨滅絕,應進行大面積調查與專業分析才能下定論,且在海洋生態鏈整體評估過後,才能決定是否要全面禁採。
現階段會以放流、保育與查察不法為主要工作,從消費端杜絕不法捕抓、販售海膽,縣府順應保育人士建議,將會擇定特定區域圈養海膽,並邀請保育團體協助。
搶救澎湖海膽 縣府:擇區圈養--聯合新聞網
-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