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蘋果日報報導,地方政府財政收支長期失調,但據監委李月德等人提出「各級政府財政收支改善情形」調查報告指,多數地方政府約聘僱人力比率仍持續攀升,以2006至2014年為例,金門縣暴增比率達185.4%、宜蘭縣增58.2%、嘉義市也多55%,成為額外龐大人事開銷。李10日受訪說,行政院長林全曾任主計長,應是財政專家,盼行政院督促地方政府檢討人事結構,避免浮濫聘用情事發生。
據監委報告,金門縣府約聘僱員比率8年增加185%。資料照片監委李月德、楊美鈴、高鳳仙、章仁香、陳慶財等人提出「各級政府財政收支改善情形」相關調查報告指,多數地方政府約聘員工比率增加,以2006至2014年為例,金門縣增185.4%、宜蘭縣增58.2%、嘉義市增55%、新竹市增54.6%、屏東縣增53.8%;此外,約聘員工比率減少的僅有基隆市、連江縣,其中基隆市減少25.2%。
是否依法令人存疑
調查報告也提到,地方政府約聘人員屬首長人事權,常被詬病有酬庸之嫌,但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及其施行細則規定,「定期聘用人員,以非該機關現有人員所能擔任者為限」,但現行約聘人員多從事例行業務,因此聘用是否依法,令人存疑。李月德10日受訪說,盼行政院協助督促各縣市政府確實檢討超額人力。
「由中央補助執行」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施能傑10日表示,行政院雖可稍微控管,但這涉及地方自治,大部分仍要地方政府自己處理。
宜蘭縣府人事處長郭忠聖坦言,縣府約聘僱人員有增加,但多是縣府向中央爭取補助計劃後,由地方政府執行時所增聘的人員。人力科也指,過去爆發邱小妹人球案後,內政部在各地增加社工人數;食安風暴後,衛福部在各縣市增稽查員;另外,勞動部也在各地增聘勞檢員。這些都是中央補助地方執行,計劃結束就停聘。
嘉義市長涂醒哲表示,他上任後不僅控管約聘僱人員數量,還採考試機制提升品質。涂強調,監委報告很重要,已指示人事處了解市府歷年約聘僱人員進用情形。增加比率最高的金門縣則表示不回應。
應衡量好業務效率
對於基隆市政府能減少約聘僱員工,市長林右昌表示,市府秉持當用則用、適才適所的大原則,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才能發揮最大效能,避免不必要人事支出。
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馬彥彬認為,許多地方首長上任後積極求表現,增加業務量讓公務員不勝負荷,只好又用約聘僱人員補足人力,因此政府應檢討業務是否有效率的分配、執行,進而合理運用人力。
金門縣府約聘暴增185% 監委糾正地方政府人事開銷龐大--蘋果日報
- 20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