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金門最亮麗的夏候鳥「栗喉峰虎」,今年繁殖巢數量較去年倍增,全島估計達到3500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分析原因是人為干擾減少,加上人工巢區發揮誘引作用,保育成果讓人振奮。
披著一身鮮豔彩衣,有「夏日精靈」之稱的栗喉蜂虎,與「泥灘上的活化石」鱟和珍稀保育動物水獺,並稱為金門生態3寶,大約在每年3月底來到金門,配對、求偶繁衍下一代,直到9月繁殖季結束,才陸續離開金門。
金管處委託台大教授袁孝維研究團隊進行田野調查,包括農試所、瓊林水庫和金龜山等夜棲地和各島各地的繁殖巢區,紀錄到今年有2477隻前來作客,雖與2014年寫下最高紀錄的2927隻有一段距離,但今年全島繁殖巢多達3500個,則較去年約1700個增加許多。
金管處指出,栗喉蜂虎對舊巢區忠誠度高,習慣在舊巢區繁殖下一代,近年該處在各處開挖人工巢區,讓牠們誤以為有同伴前來築巢,也會歡喜「搬家」作伴。
金管處表示,栗喉蜂虎可說是金門最具特色、限定版的夏候鳥,以進行棲地復育有成的慈湖三角堡結合戰役景觀與生態環境,獲兩岸遊客好評。
保育有成 金門「栗喉峰虎」 繁殖巢倍增--中時電子報
- 201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