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氏中喙鯨死亡擱淺金門海域 中華鯨豚協會:疑為颱風嚇出潛水夫病--自由

  • 2016-10-17
 【本報訊】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九月底起,台灣東部海岸陸續發現死亡擱淺鯨豚,日前又有一隻保育類野生動物柏氏中喙鯨,被發現死亡擱淺在金門海灘,中華鯨豚協會研判,可能受颱風驚嚇,導致深潛鯨類快速上浮,得了潛水夫病而死,為近兩個月來的鯨豚死亡事件,提出可能解答。
 保育類柏氏中喙鯨擱淺金門
 金門縣政府日前接獲通報,指尚義海邊有死亡鯨豚,鯨體長三百八十五公分,重近八百公斤,為免海浪沖刷造成魚體被「軌條砦」(防敵登陸的鐵質條)割裂,現場找來長木棍、竹子,協請岸巡總隊、鄉親等近廿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魚體移至高潮線。
 中華鯨豚協會專員郭祥廈從照片鑑定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柏氏中喙鯨,前天抵達金門,與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獸醫、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人員於現地解剖、記錄。魚體無外傷,但胸腔大量出血,肺、肝及腎等臟器均有大量不正常氣泡,推論死因為潛水夫病。
 從海中快速上浮 氣泡造成肺栓塞
 縣府指出,潛水夫病是指水壓劇烈改變時,血和組織中的氮氣被釋放,肺等組織無法即時處理,形成氣泡造成栓塞,就鯨豚而言,較常出現於深潛型的種類如抹香鯨與喙鯨等。
 郭祥廈指出,台灣在九月廿八日至十月十四日期間,各地陸續發現十二起鯨豚死亡擱淺案例,部分進行解剖的個案均有類似情形,一般會造成鯨豚在海裡快速上浮,通常是遇到地震、爆破或其他造成驚嚇狀況,但短期內頻度這麼高,或許與連續的颱風侵擾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