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霧金門變觀光 文化局:霧遊金門最朦朧--新唐人亞太台

  • 2016-11-02
 【本報訊】根據新唐人亞太台報導,「鎖霧金門」,常為金門遊子返鄉時,帶來不便。不過現在金門縣文化局打算善用地方特色,鼓勵民眾霧季來金門旅遊,欣賞霧季裡金門的朦朧之美,翻轉遊客印象。
 雲霧繚繞的太武山、陽光普照的木麻黃林道、若隱若現的廢棄碉堡,這一幕幕都是最原汁原味的金門印象,在霧的襯托下,多了一份朦朧美。
 攝影比賽評審主席 鄭正清副教授:「能夠讓人家看了會感動,會想來看看這個景是在哪裡拍的?」
 然而,「霧」在金門幾乎和「負面」劃上等號,以往若非迫不得已,民眾都不想在霧季來到金門,因為霧鎖金門,可能面臨滯留機場回不了家的窘境。金門縣文化局試圖打破刻板印象,以「霧」為主題來推廣觀光。
 金門縣文化局長 呂坤和:「我在想這個霧是金門的特色,而不是缺點。雖然它影響交通,但是你反一個方向來思考,這個霧是可以開發的景點。所以,我那時候就想,我們就用藝術來包裝,請攝影高手來找金門的霧季(景點)。」
 攝影比賽評審主席 鄭正清副教授:「要讓人家來的時候可以看到真正的實景,所以任何這樣的一個比賽通常都會比較講求紀實,所以他們主辦單位會特別強調說,要在主辦期間來拍的作品。」
 縣府舉辦的霧裡金門攝影比賽,總獎金高達八十萬元,特優獎三名可獨得獎金10萬元,吸引不少攝影好手。
 這幅「霧裡珠山聚落」是來自台中的游進忠先生的作品,他和多名好友相約到金門幾次,才拍下滿意照片。
 霧裡金門攝影比賽特優獎 游進忠:「(您為了這次比賽好像來了好幾回?)喔!太多回了,五、六回,因為選定幾個區塊,非常美的點之後,我們會反覆的去拍,直到挑一張最美的照片。」
 而「莒光湖晨光」這幅作品,卻是美麗的邂逅,來自高雄的蔡寶枝女士原本是來拍馬拉松比賽,中途路過莒光湖,停留了半小時就捕捉到薄霧下的美景。
 霧裡金門攝影比賽特優獎 蔡寶枝:「拍的人看怎麼看啦!如果說那沒什麼就走過去了,就過去了。金門的霧比較不濃的時候就很漂亮,有那個湖光就是倒景,就有層次出來,就很漂亮,我們就拍了。」
 主辦單位希望以攝影帶動觀光,鼓勵民眾在霧季來到金門,探索得獎作品中的美麗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