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聯合報15日報導,「種西瓜之前要先做基肥;等瓜藤「入溝」,約半尺長時,就要施一次肥;長到一公尺多,還要再施一次肥… 」今年78歲的陳為吉,是金門新前墩的「西瓜大王」,20多歲就開始種西瓜的他,說起西瓜,可是有一套「師眉角」,昨他應邀為小朋友開講,教小朋友如何種出好瓜!
陳為吉是種西瓜的老手,他說,種西瓜要在砂地上比較理想,且最好用牛舍中堆積的牛糞來施肥,那樣效果最好。而在新前墩,適合種西瓜的季節是清明前後和端午前後。過去,西瓜和毛白菜是新前墩的兩大主力作物,幫助居民養家活口,培育子弟。
7年前因故停辦的「新前墩西瓜節」,即將在7月22日復辦,新前墩社區昨邀金門多年國小、柏村國小2校50位小朋友到農場種下100多株橙蜜、賜樂玲品種的西瓜幼苗,今天種好後,未來小朋友可以用假日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維護,沒有辦法來澆水的時候則由新前墩農夫輪流幫忙澆水,期待80天後變成一顆顆的大西瓜。
大洋里里長吳有泰表示,因為外界都期待「新前墩西瓜節」能再復辦,社區青年有意接續將農村生活推廣給下一代,所以大洋里、新前墩、多年國小、柏村國小、溪湖里此次合作聯袂,希望能讓西瓜節的風采再現大洋里,成為東半島的希望珍珠。
多年國小校長陳來添表示,西瓜節曾經給民眾留下不少美好的記憶,如果可以再次把西瓜的記憶喚回來,對地方學童、居民是很棒的,因此他很樂意帶著小朋友來參與。
柏村國小校長陳為學表示,師大也有西瓜節,但是師大的西瓜節是男生將西瓜送給喜歡的女生,表達愛意,以後有機會將邀請師大學生到學校辦理結合農村、生態、經濟、文化的大主題課程,讓種西瓜的同時也是「種文化」。
種回金門砂地的記憶 「新前墩西瓜節」要復辦了--聯合報
- 2017-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