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馬祖「藍眼淚」,海大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說,是夜光蟲,不是藻類,不是有害生物,也不是環境惡化指標。海大研究團隊從去年開始採樣,經1年調查研究,今年2月23日公開發表,是蟲,不是藻,是自然現象。
馬祖今年首波藍眼淚15日海域出現赤潮,夜間大爆量訊息傳出,關心網友連結1篇網站平台發表「藍眼淚爆量!馬祖的海會哭,你知道這是生態危機嗎?」一文,再度引起討論;不少鄉親關切要求提出澄清,看內文多是之前說法及資料,而海大研究團隊透過單離培養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發光生物是「夜光蟲」,非海域污染生物,更不應視為有害赤潮生物。
今年4月1日海大研究團隊在縣府2017馬祖藍眼淚宣傳發表會,蔣國平再為「藍眼淚」平反,過去很多學者認為是赤潮生物,因環境惡化才會產生的現象,事實不是如此。
馬祖「藍眼淚」 海大團隊研究證實:是無害夜光蟲,不是藻類
- 2017-04-16

海大海洋中心主任、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蔣國平今年2月23日發表馬祖「藍眼淚」研究結果及成功繁殖成果。(圖/聯合報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