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學習中心達368所 新增澎湖和綠島--青年日報

  • 2018-04-05
 【本報訊】根據青年日報4日報導,臺灣今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教育部今年核定全國368所樂齡學習中心,深入全國360個鄉鎮市區,結合當地鄉鎮市區公所、學校、民間團體等在地資源,針對55歲以上銀髮族提供多元創新課程,今年更在澎湖縣西嶼鄉及臺東縣綠島鄉成立,希望讓長者「快樂學習,樂而忘齡」。
 教育部民國97年起推動「樂齡學習」政策,在鄉鎮市區設立「樂齡學習中心」,當時設置據點有104所,今年最新核定通過據點增至368所,學習人數由59萬人增加到212萬餘人,並擴展到2857個村里拓點。
 教育部表示,樂齡學習中心不僅遍及都市,且擴及原住民及偏鄉地區,讓長者享有平等教育權。其中,有12所屬於縣市級樂齡學習示範中心,提供優質學習環境,成為全國樂齡學習的典範。
 「屏東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這是全國第1所示範中心,利用公園內不起眼的老舊建築「唐榮堂」改造而成,該中心開設有「樂齡二胡班」、「樂齡熱舞社」等各式美學課程班,一週有40堂課,學員互動及學習熱絡。
 該中心協助中高齡或二度就業婦女,在專業師傅的指導下,學習傳統技藝,並導入文創包裝,將師生集體創作出的在地產品,成立樂齡專屬品牌「樂作」,展現「樂齡手作、無樂不作、共學樂作」,讓「課程作品」蛻變出具有「商品價值」的樣貌生命,將長者的樂齡產品成為流行時尚,也出版供樂齡初學者使用的大字版「iPad」學習手冊。
 雲林縣土庫鎮樂齡學習中心每年在端午節時,會召集樂齡志工,將包好的粽子送到育幼院,樂齡阿公阿嬤帶著花鼓也跟院童一起同樂,當地阿公阿嬤的孫子女許多都隨父母定居外地,難得回鄉團聚,樂齡長者成為院童的阿公阿嬤,育幼院的院童就是樂齡長者共同的孫子,祖孫同樂,畫面溫馨。
 教育部表示,樂齡學習中心強化55歲以上銀髮長輩學習及服務的精神,提供培養個人興趣的課程,也學習因應老年生活,甚至鼓勵樂齡長者成立「樂齡學習社團」,服務貢獻自己的心力,發現自己的價值。
 教育部也鼓勵銀髮長輩在退休前,擁有充實的人生規畫及終身學習的觀念,以豐富晚年生活,相關資訊可進入「教育部樂齡學習網」(moe.senioredu.moe.gov.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