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物流業走熱 閩台海上貨運量增長明顯--中新社

  • 2018-04-14
 【本報訊】根據中新社報導,福建省商務廳13日披露稱,2018年首季度,閩台海上直航客運量逾45.4萬人次,同比增長0.7%;閩台海上直航外貿貨運量484.1萬噸,同比增長15.1%;閩台海上海運集裝箱19.5萬標箱,同比增長20.2%。
 資料顯示,福建沿海有廈門五通—金門、福州馬尾—馬祖、泉州石井—金門、福州黃岐—馬祖等4條「小三通」定期客運航線,以及廈門至台中、基隆和平潭至台中、台北4條閩台客滾航線,其中廈門至台灣每周2個航班,平潭至台灣每周8個航班。
 相較於閩台海上直航客運量平穩運行,貨物運輸成為閩台貿易一大亮點,閩台海上直航外貿貨運量及閩台海上海運集裝箱數量兩大指標呈現雙增長。
 去年10月,台灣平潭兩岸海外公共倉儲在台北揭幕開業,成為大陸在台灣設立的首個海外倉,主要以跨境電商、海運快件為業務支點。去年12月,平潭首艘往返台北港的高速滾裝貨輪「台北快輪」常態化運行。
 平潭兩岸海外公共倉儲有限公司法人方意茹分析指出,兩岸物流產業正迎來發展新契機。通過推進海空聯運達成兩岸通航,福建逐步建立起經由台灣進出口的跨境電商「黃金通道」。
 福建利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偉認為,隨著平潭綜合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政策紅利釋放,閩台物流業將逐漸走熱。他說,未來充分結合兩岸的優勢,將吸引更多大陸省份的跨境電商、更多的貨源都經由閩台間這條「黃金通道」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