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馬糞海膽禁捕多年,卻愈禁數量愈少,澎湖縣政府農漁局今年預告修正白棘三列海膽(馬糞海膽)採捕期,由每年「6月16日至8月31日」修正為「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縮短採捕期為2個月。
由於澎湖為台灣生產馬糞海膽的重鎮,但因人為濫捕嚴重,一度族群數量銳減,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祭出禁捕期與培育放流雙管齊下,除在烏崁成立馬糞海膽保育區外,也讓馬糞海膽成為繼丁香、澎湖特有種小章魚之後,第3種明訂禁捕期的海洋生物,但採捕期一變再變,最長曾達3個月,今年縮短為2個月。
禁採期間不得有採捕、持有及販賣之行為;開採期間不得有採捕殼徑8公分以下體型之行為。但為試驗、科學調查研究及教育目的用,並經縣府核准,不在此限。違反公告事項者,依漁業法第60條規定,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15萬元以下罰金。
澎湖馬糞海膽採捕期延後 縮短為2個月-自由時報
- 201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