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中國時報7日報導,鑒於澎湖馬糞海膽慘遭濫捕,以致數量日益枯竭,澎湖縣政府展開搶救大作戰,除了積極進行人工放流種苗,同時也預告今年採捕期將修正為7月1日至8月31日,相較往年縮短約半個月。
馬糞海膽學名白棘三列海膽,生長在淺海礁岩區,殼內生殖腺是主要食用部分,為澎湖著名的生猛海鮮;每年6、7月盛產季,市價每公斤高達3000多元。
近年澎湖海域接連爆發馬糞海膽遭濫捕,種原生態面臨滅絕危機,縣府漁政單位表示雖無具體調查數據,但一度驚傳短短3天內澎湖海膽被濫捕一掃而空。
縣府年年邀集專家學者研議馬糞海膽永續經營方針,成立全國第1處馬糞海膽保育區,同時強化禁漁,盼再造海膽安全舒適的家。
澎湖馬糞海膽禁漁期幾乎年年修正,今年更縮短期限,縣府日前公告修正漁業資源管理限制,民眾如有異議,可於11日前向農漁局提出陳情。
許可採捕期由原本「每年6月16日至8月31日」修改為「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許可採捕期改為2個月,採捕殼徑8公分以上之體型;禁採期間不得採捕、持有及販賣,但為了試驗、科學調查研究及教育目的等用途,並經縣府核准則不在此限。縣府重申違法採捕絕不寬貸,查獲違反公告事項者,將依漁業法第60條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15萬元以下罰金。
數量枯竭 澎湖馬糞海膽採捕期縮短半個月--中國時報
- 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