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抗少子化 教育部:111年提供6萬多人讀公共化幼兒園--自由時報

  • 2018-05-16
 【本報訊】根據自由時報16日報導,在行政院召開友善育兒對策記者會之後,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許麗娟今午向媒體說明教育部的部分,近年推動公共化教保服務政策,透過「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持續補助地方政府增設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106至109年將增加1247班,且自107學年度起,試行與符合一定條件的私立幼兒園合作,視為「準公共化幼兒園」,家長僅須負擔相當公共化幼兒園的收費。
 108學年度起,除於全國全面推動準公共化幼兒園機制外,針對未進入公共化或準公共化幼兒園就讀的2至4歲幼兒,在尊重家長選擇的原則下,也將補助綜所稅率未達20%家庭,每名子女一學年3萬元的「育兒津貼」,保障每個孩子都獲得尊重與照顧。綜整,因中央政府的友善育兒政策而可增加52萬人受益。
 教育部持續擴展平價教保服務,包括擴大公共教保服務量,補助地方政府增設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於106至109年將增加1247班。另110至111年將優先於尚無附設幼兒園或非營利幼兒園的公立國小設置幼兒園,達到國小校校有幼兒園,預計再增設1000 班;合計106至111年可增加2247班,提供6萬249個就讀公共化幼兒園機會。
 另建置準公共化機制,分2期推動,107學年度(107年8月1日起)於基隆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及澎湖縣等15個縣市先行試辦。108學年度(108年8月1日起)推動至全國,再增加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等6個直轄市,總共21個縣市(連江縣全數均為公立幼兒園)。
 許麗娟說明,幼兒園收費依核定招收人數60人以下、61至120人及121人以上的三個級距,應分別符合低於12萬元、10萬8,000元及9萬6,000萬元額度、教師與教保員每月投保薪資不低於2萬9000元、通過基礎評鑑、建物安全合格、師資配置情形符合規定、課程與教學具良好品質等,並搭配輔導及退場等把關機制。至於家長自付額,一般家庭幼兒每月4500元,第3胎以上幼兒每月3500元;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家庭子女免繳費。
 而發放2至4歲育兒津貼將自108學年(108年8月1日)起實施,適用對象是綜所稅率未達20%家庭,且未進入公共化或準公共化幼兒園就讀2至4歲幼兒,補助額度一學年補助每名幼兒3萬元;第3胎以上幼兒加發1萬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