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20「島」航計畫 藍色國土體檢出航--中時

  • 2018-05-30
 【本報訊】根據中時電子報29日報導,環保團體「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29日表示,為了避開鋒面,將提早2天於30日從花蓮港開船,逆時針繞行台灣(含澎湖、小琉球及蘭嶼等外島)1周,共14天航程,停泊12個漁港,沿途進行塑膠微粒、水下聲音、水質溶氧三項採樣檢測。預計規畫47個檢測點,將為台灣「藍色國土」建立海洋微塑膠現況的第1分全紀錄,而這也將是首次收錄台灣海域的環境聲景地圖。
 黑潮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表示,今年是黑潮創會20周年,特別規畫了「島航計劃」,號召25名藝文創作者、環境議題工作者,共同繞行台灣1周。成員包括作家吳明益、廖鴻基、現代舞團INTW,還有留學西班牙的基隆畫家王傑等,共同參與整趟繞島行程。
 上述人員將進行海上調查任務及海洋創作,藉由文學及繪畫「描繪」出台灣海洋現況,並於下半年在全台巡迴分享講座及行動展。吳明益在為期2周的航海紀錄裡將每天進行一篇文學創作,並且在其臉書分享,同時也構思如何跟王傑的繪畫結合創作。
 另一位作家廖鴻基是創會董事長,他曾在2003年組成成黑潮團隊,進行長達1個月的「福爾摩莎巡禮」,首次由海上繞行台灣一周。15年後他又將踏上當時的那艘「多羅滿號」,不過這次只參與屏東到花蓮段航程。他感性的說:「島越繞才會越大,生長在台灣島上的我們長期背對海洋,侷促於陸域邊界;若能轉身面向大海,將會發現海洋連接世界的板塊,視野無限廣闊。」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也應邀參加其中部分航段,她原本是海洋大學教授,長期關心海洋廢棄物的狀況。她說,海保署成立不久,她是以「滿月」的心情參加這次的活動;未來也會積極與公民團體合作,共同推動海洋保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