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澎湖馬糞海膽開放採捕首日,雖然已延後半個月,但未如以往首日爆量衝出,反而是採捕量不如預期,市場價格上漲至每台斤1400元,產區則仍維持每公斤1500元,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懷疑與天氣炎熱有關,但仍需長期觀察。
澎湖馬糞海膽因去年數量銳減,因此延後半個月至7月1日開放,並縮短為2個月〈過去最長為4個月〉,但首日開放採捕卻未如以往爆量,數量反而少得可憐,澎湖最大集貨區澎湖魚市場,只有1攤販售,同時價格喊到每台斤1400元,比去年每台斤1200元高,漲幅在1成以上。
另外產區湖西鄉龍門港,以往家家戶戶在街道兩旁整理海膽的情景,也不復見,僅有幾戶船家整理,大嘆今年產量銳減,去年首日還有50簍收穫,今年剩下10簍不到,但擔心價高滯銷,因此仍維持每公斤1500元,與去年平盤,但高漲的海膽價格已讓澎湖人大喊吃不起,以往10顆海膽換1顆雞蛋,現在卻是10顆雞蛋換不到1顆海膽。
其實由於馬糞海膽主要食用是生殖腺,因此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根據產卵季節制訂禁漁期,成為繼丁香、澎湖特有種小章魚後第3種制訂禁漁期海洋生物,並在烏崁設立海膽保育區,但卻愈禁愈少?引發外界質疑聲浪;但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表示,今年海膽量少疑似與天氣炎熱有關,由於持續高溫、海水鹽度高,造成蜉蝣生物量少,也有可能是海膽減產原因,需要長期觀察才能了解原因。
澎湖馬糞海膽開採首日 產量銳減價格飛揚-中央社
- 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