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打擊口蹄疫 獲頒國際證書--中國時報

  • 2018-07-17
 【本報訊】根據中國時報17日報導,金門口蹄疫防疫成果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肯定,農委會主委林聰賢16日轉頒該會核定的「施打口蹄疫疫苗非疫區」證書,期許防疫人員繼續努力,往「拔針」全面停打口蹄疫疫苗與最後目標的非疫區大步前進。
 針對金門是珍稀保育類動物「水獺」在大陸沿海與台灣地區,唯一仍存有穩定族群分布的地方,林聰賢也表示,今年將由林務局以「國土綠網計畫」,補助縣政府1000萬元進行野生動物緊急救傷空間整建,後續再協調特有生物中心資源,評估在金門設置水獺保育中心的可行性。
 林聰賢指出,繼去年台灣、澎湖及馬祖獲認證為「施打疫苗的口蹄疫非疫區」後,今年金門縣再獲得認定,我國全境已成為施打疫苗的口蹄疫非疫區,為進一步達成撲滅口蹄疫目標,今年7月1日起,台灣、澎湖及馬祖已進入停止施打疫苗階段,搭配核發豬隻健康聲明書,強化各項防疫作為,期能逐步朝向不施打疫苗口蹄疫非疫國目標邁進。
 陳福海縣長就地區環境和農林漁牧發展的特性,提案11項尋求中央專業及經費補助。他強調金門屬於島嶼生態系統,對於疫情傳播及外來種移除,有較高的防堵成效,中央應優先予以重視,另金門居於兩岸中心的關鍵位置,更可做為台灣優質農產的展示與轉運據點,農委會也應給予支持。
 林聰賢則指示林務局針對金門松材線蟲萎凋病、銀膠菊與紅火蟻等外來種移除或植物疫病,以「專案」處理外,也可將農委會執行過的科技計畫成果,優先應用於離島環境保護。另有關縣府關切的台中5號高梁種源不足問題,也將由改良場與農糧署相關計畫整合,擴大種源栽植面積解決。
 林聰賢並指出,金門高梁酒為具高度經濟收益的農產品,此次「新社花海節」的高粱地景主題創作,可邀請金酒公司設立主題展館,彰顯台灣農產的多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