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油庫汙染農田? 農委會:若有異常一律剷除銷毀--中央廣播電台

  • 2018-07-23
 【本報訊】根據中央廣播電台23日報導,中油公司澎湖湖西油庫漏油事件,愈滾愈大,有農民出面指控,原本能夠產出3千多公斤的冬瓜田,現在只產出2顆,且嚴重營養不良,質疑是漏油惹的禍。對此,農委會今天23日表示,以目前掌握的資料,尚無法判斷漏油和農產異常是否有關聯,但只要環保單位抽樣結果,確定土壤和地下水有汙染,地上物不管如何,就一律剷除銷毀。學者也表示,若油汙汙染嚴重,泥土復育恐得花數年的時間。
 中油澎湖湖西油庫傳出漏油汙染,儘管中油出面強調,汙染影響面積都在油庫場區範圍內,且有圍牆及截流溝,油汙沒有外漏至場外鄰近農田情況,但農民出面指控,冬瓜田產出嚴重減少,且也有農民反映飼養的20頭牛今年沒有任何一隻母牛懷孕,十分異常,質疑中油的說法。
 農委會農糧署主祕翁震炘23日受訪表示,初步調查,油庫周圍農田目前多為廢耕地,只有少數種植紅龍果、地瓜葉等作物,目前當地環保單位也針對鄰近地上食用作物管控,只要土壤和地下水檢驗結果有異常,地上作物一律剷除銷燬。翁震炘說:『(原音)基本上環保署有一個處理農田汙染事件的標準作業原則,附近只要有污染,或是監測土壤和地下水有汙染,地上物不管如何,就一律剷除銷燬。』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黃琮琪指出,農地提供地方糧食自給的功能,具有保貴性,只要有外部污染,對於農業政策的糧食安全相當不利。如果後續油汙汙染嚴重,泥土復育恐得花數年的時間。黃琮琪說:『(原音)油不利於種植,那個需要賠償,還要幫忙處理掉,處理的方式必須逐層把泥土的油去除掉,再回填,也要花個幾年時間。』
 黃琮琪也指出,目前法律上只對於重金屬汙染有明確罰則,且只要農地遭重金屬汙染就是20年不能使用,石油汙染影響農地的情況也類似,相關單位應要有更明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