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自由時報24日報導,國發會力推行動支付,首先瞄準超過五十萬持卡人數的國旅卡市場;交通部觀光局表示,行動支付是未來趨勢,預計二○二四年以前,國旅卡的旅行業、旅宿業和觀光遊樂類別消費將全面支援行動支付。
觀光局年初統計,旅行業別支援行動支付的刷卡機已有三成以上,旅宿業別約三、四成,觀光遊樂業別則有五成。觀光局分析,行動支付多以小額支付為主,像一般飯店旅館住宿或是旅行團,旅客幾乎都是在線上就刷卡完成,只有觀光遊樂園的消費比較有機會使用行動支付,因此比例相對較高。
為推廣行動支付,新任交通部長吳宏謀更指出,考慮將行動支付作為配套,納入振興觀光補助方案,讓旅遊更方便、補貼更放大、補助更直接回饋消費者,比較沒有其他後遺症。
讓消費者感受便利性是關鍵
大型旅遊業者表示,行動支付是消費趨勢,從國民旅遊卡開始推動非常適合,樂觀其成。但是包括不同金融機構、不同手機系統間的整合,是很重要的一環。此外,如何讓使用者感受到便利,有良好的使用體驗都是挑戰。
台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柯牧洲也說,跟行動有關的支付分成第三方支付,或是一張卡多種用途,不同系統間的整合是關鍵要素,政府必須在溝通上、法規上下功夫,才能夠有效推廣。至於是否有系統建置、營運維護或手續費等成本問題,他則認為,這都是可以透過與業者協商去處理的。
為振興觀光,觀光局今年祭出多項補助方案,吳宏謀坦言,作法有所得失,要提供誘因與補貼,政府可以做到,但要怎麼做,興利也要防弊,例如國旅卡補貼住宿費用措施,成功留旅客在當地過夜。
對於補助對象,吳宏謀說,台灣國旅非假日以退休人員、銀髮族最有時間,若財政負擔允許,應重視年輕族群市場;年輕人經濟相對弱勢,但更喜歡各種性質活動,要讓他們更認識也更愛台灣。
他也認為業界應建立品牌與策略聯盟,台灣過去因中客人數一下衝高,許多業者搶進市場,但不見得懂觀光;建立品牌就如同計程車隊,本身有管理、有品管,旅遊住宿也將更多元、更有彈性。
行動支付拚觀光 鎖定國旅卡市場--自由時報
- 201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