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Knowing先知資訊1日報導,蘭嶼成為台灣首例區塊鏈數位身分推行場域,負責該項業務的DTCO數金科技執行長李亞鑫表示,透過區塊鏈數位身分與加密貨幣應用,創造蘭嶼建構身分認證識別與加密貨幣應用場域,由於蘭嶼離島的封閉式經濟特性,讓加密貨幣產生乘數效應,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區塊鏈加密貨幣是否適宜小額支付受正反兩方爭辯,以太坊創辦人Vitalik Buterin日前在個人推特上提出個人觀點,認為外界過於聚焦在比特幣ETF(指數型基金),對於如何提供加密貨幣持有人,透過刷卡以加密貨幣交易5美元或100美元的支付,關注太低;雖然ETF能讓加密貨幣價格飆升,但支付確是實際應用。Vitalik積極以新協議與區塊鏈第二層技術,加快交易與以太坊可擴展性,均有助於區塊鏈應用於小額支付領域。
李亞鑫指出,原住民一再高呼的部落自治以及相關法案遲遲無法付諸實行,而原住民自治法的制定持續原地踏步,部落的生計與生活無法等法案通過,但沒有自治法的法律支持,部落自治仍是空談;因此先行利用區塊鏈科技為原住民帶來經濟效益與生活便利性。
DTCO協助蘭嶼原住民辦理數位身分島民卡,並讓外地觀光客申請蘭嶼護照,並可透過手機錢包以達悟幣作為支付工具,李亞鑫表示,由於離島與高山等原住民部落地區,受限交通與經濟效益不及人口稠密區,導致銀行不願意進入山區與離島,進而影響當地經濟發展落後,若能運用加密貨幣與手機支付,將有望帶動區域經濟增長。
區塊鏈加密貨幣小額信貸 促進經濟效益
李亞鑫表示,公司協助原住民部落發行專屬部落貨幣如達悟幣等,族人或觀光客等均可透過智慧型手機下載個人智能錢包,透過部落貨幣支付交易,另外,由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不願意耕耘部落市場,導致原住民山區或離島經濟不發達,而部落裡對於個人信用與償債能力均多少能了解,若能利用區塊鏈建構社群小額信貸,讓族人之間手上多餘的部落貨幣借出賺取利息,而對於借貸者如店家、民宿業者、文創藝品設計師等,獲得資金援助之後可提升服務品質或開發新商品,促進部落經濟發展。
除加密貨幣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外,DTCO協助當地族人進行數位身分島民卡發行,李亞鑫表示,儘管數位身分並非新技術,但區塊鏈所帶來的數位身分新技術浪潮更符合身分自主的特性,讓個人能確實掌握個資身分;對方在使用或閱覽個人資料時,均須取得授權之後才可以使用,並且在未取得授權之下,不得更改資料。
李亞鑫表示,透過區塊鏈技術使得每個人都是自己身分的根源,也只有自理能管理個資,還權於民,讓個人成為管理中心,另外,DTCO協助蘭嶼島民創建數位身分後,也進一步帶動芋頭田認養計畫,讓島民不要因民宿利潤高而捨棄生態。島民透過數位身分標記認養的芋頭田並給予芋頭幣獎勵,另外,芋頭幣也提供企業進行贊助,而使用芋頭的商家也同步進入到生態圈,給予芋頭幣獎勵,透過發行加密貨幣推動生態圈運行,同時也讓蘭嶼自然生態得以永續。
李亞鑫笑說,區塊鏈技術應用均不是挑戰,目前在業務推廣主要挑戰,是如何讓對方願意採用區塊鏈技術。
蘭嶼運用區塊鏈達成部落自治 加密貨幣帶動地方經濟--Knowing
- 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