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水、通電、通橋 陳福海拋震撼彈 力推金廈新三通-中國時報

  • 2018-08-06
 【本報訊】根據中國時報報導,金門自泉州引水儀式5日登場,金門縣長陳福海在這歷史一刻,就地舉行中外國際記者會,正式提出「新三通」通水、通電和通橋的新主張,期待做為兩岸交流「大門」的金門,不但要成為兩岸亮點,更要開啟走過大陸,與世界接軌的新未來。
 縣府指出,5日「通水」已讓新三通跨出重要第一步,緊接著將規畫和完成攸關民生的通電,及興建鄉親期盼的「金廈大橋」,正是海內外金門鄉親放眼未來的大目標。
 擬興建金廈大橋 與世界接軌
 陳福海提「新三通」議題,不但會在金廈小兩岸掀波瀾,預期更將在台北與北京兩岸間投下震撼彈,讓金門在兩岸通水後,繼續成為矚目的焦點。
 陳福海延續他4年前競選縣長政見概念,主張金門「小三通」在推動兩岸交流,已完成「窗口」階段性任務,往來兩岸旅客從最初2萬餘人至近期連年逾170萬人次,成果可觀。他認為,基於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建構更完整「金廈共同生活圈」,讓金門在海西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前瞻和規畫下,亟待進一步推動「新三通」通水、通電和通橋,金門才可開大門和走大路。
 開大門走大路 金門扮演要角
 這也是金門繼2001年1月1日與對岸開啟「小三通」,及2008年12月15日,兩岸啟動海、空運直航、通郵「大三通」後,兩岸交流最新概念。
 通水屬交易行為 需課營業稅
 另因大陸通水金門屬跨國貨物流入,雖係未經處理原水,依現行稅則無需課徵進口稅,但因屬兩岸交易行為,仍需課徵5%營業稅。高雄關派員就縣自來水廠申報的貨物「水」,執行象徵性查驗。
 5日引水儀式中,縣府規劃金大學生熱舞社穿著郵差制服表演,象徵兩岸從通郵開始,讓兩岸軍事對峙下的離散家庭,透過書信往來,重敘天倫親情,在經歷「小三通」18年,累積豐富交流經驗後已進入具有擴大交流的「新三通」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