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歷史!金廈水契約30年 金門可省13.8億元水價--大成報

  • 2018-08-06
 【本報訊】根據大成報5日報導,歷經20餘年磋商與努力,「金門自大陸引水計畫」終於8月5日正式宣告通水啟動;在歷任金門縣籍立委、金門縣議會議員、歷任縣長、各局處首長、鄉鎮長暨代表會、機關團體、地方鄉親、以及施工團隊世曦工程、中興工程、中宇環保、真毅營造等出席代表,現場眾多鄉親觀禮見證下,引水計畫於原訂之8月5日,擇田浦受水調節池舉辦通水儀式,為繼小三通之後,再次開創另一項兩岸交流互通的歷史新頁。
 有關「金門自大陸引水計畫」,可追溯自民國84年,由大陸福建省水利水電廳(現水利廳)組成「金門、馬祖供水規劃領導小組」(後改制為金馬供水工作小組),進行該計畫前期工作;而我方經濟部水資源局(現水利署)為因應水資源需求,並配合小三通之推動,於民國89年乃著手評估自境外引水政策,完成「金馬地區與大陸通水之影響評估與規劃報告」;而後旋經兩岸官方於民國91年會晤進行「金門與大陸通水計畫」資料蒐集與意見交流,遂開啟引水計畫溝通橋樑;自此,針對該計畫相關作業細節,兩岸歷經多達3次工作會議及8次技術商談,至民國104年6月,終由雙方水利主管機關(我方經濟部與陸方水利部)及執行單位(金門縣政府與福建省水利廳),達成供水水源、水量、水質標準、合作模式、購水契約期限等多項共識,並於同年7月20日完成購水契約簽訂儀式,開啟引水計畫重要里程碑。
 自來水廠指出,雙方所訂購水契約長達30年,於10年後之引水規模,將可提昇至3.4萬噸/日,且保有擴充至5.5萬噸/日之彈性,簡言之,本計畫將可滿足金門未來30年中長期發展用水需求,並間接改善地區地下水枯竭與湖庫水質不佳等問題。
 此外,針對外界對陸方水質之疑慮,自來水廠亦表示,引用水質除依供水契約檢驗外,我方亦設有即時數據監控並將定期抽測,因此,仍請民眾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