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引陸水 首批課營業稅4.9萬--中國時報

  • 2018-08-09
 【本報訊】根據中國時報9日報導,金門首批自陸引水10萬噸,零關稅,但照課5%進口營業稅約4.9萬,外界批評執政黨為德不卒。財政部官員指出,金門水廠進口原水要課徵加值型營業稅5%,賣水給民眾也會課稅,但兩者可扣抵,不論關稅或營業稅的課徵都是依現制辦理。金門縣自來水廠表示,將配合中央要求,不會轉嫁到一般用戶。
 為了金門通水案,財政部官員表示,《海關進口稅則》為此首度設立了管線水的新稅號,雖民生用水屬零關稅,但要課營業稅5%。由於課稅後原本就比金門當地原水貴,水價成本又墊高。
 據財政部估算,以8月進口10萬噸,每公噸單價9.86元計算,課5%營業稅、約4.9萬。課稅對象是金門自來水廠。官員不諱言,若未來通電,也將研議是否設立獨立稅號,以及是否課關稅與營業稅。
 面對政府阻通水儀式,現又祭出大陸進口水也要課5%營業稅,墊高水價成本,引來抨擊。水利署長王藝鋒表示,通水課營業稅事屬財政部權責,水利署無權置喙。但他不諱言,對岸賣水1度9.86元是比金門當地原水貴,畢竟金門取自湖泊原水不用錢,但貴不貴是看當地環境與需要。
 金門縣自來水廠長許正芳表示,未來將依相關規定,配合辦理,依據當月通水的實際流量噸數,委託本地報關行申請報關;自陸引水在於改善民生,照顧鄉親,5%營業稅不會轉嫁到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