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中評社馬祖8月28日摘要報導,針對金門自大陸引水8月5日分別在金門和晉江舉辦通水儀式,宣告啟動兩岸通水,馬祖連江縣長劉增應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馬祖現階段不缺電、不缺水,不過未來旅客倍增到50萬人,水電供應可能出現吃緊,兩岸通水、通電是可以努力方向。
馬祖也缺水嗎?
劉增應告訴中評社,早年馬祖因為戰地任務,所有建設都以軍事為主,基礎建設比較落後,不過民進黨和國民黨輪流執政,都很重視外島建設,目前水電基礎建設還還算完備,各離島都有海水淡化廠以及台電在馬祖列島設有火力發電廠,水電供應是沒有問題。
過去馬祖也遇過「大缺水」
中評社搜尋資料,馬祖2002年曾派「金航二號」到大陸馬尾載水,當水流進馬祖南竿福澳港碼頭的輸水管時,在場的馬祖鄉親報以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見證了兩馬的通水。
劉增應說,長遠來說,兩岸通水通電是可行的,主要是目前來馬祖旅遊人數倍增,過去幾萬人次,現在每年可以到達20萬人,尤其馬祖藍眼淚被CNN列為全球15種最壯觀的自然奇景,掀起一股熱潮,目前來馬祖遊客仍以台灣客居多,高達九成,陸客透過小三通來馬祖旅遊約2萬人。
他說,未來連江縣政府的旅遊目標,是擴大陸客來馬祖人數,預料琅岐港2018年底擴建完成,縮短兩馬對口口岸航線,航程僅40分鐘,旅遊人次會繼續翻倍,若來馬祖旅遊人數達到50萬人次,馬祖本地的水電就不足應付。
馬祖人對通橋是迫切期待,不過並非馬祖馬尾通橋,而是南竿北竿興建跨海大橋。
劉增應分析,未來若跨海大橋完成,北竿的水就可以供應南竿,水電可以相互支援,民生需求會更有效應,現階段來說,馬祖水電供應沒問題,但是長遠來說,兩岸可以合作共飲閩江水,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為了南北竿跨海大橋,縣長劉增應、議長張永江、立委陳雪生在行政院8月22日審查馬祖南北竿跨海大橋可行性評估計劃,會議主席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裁示,由連江縣政府1個月內修正後報核,在審查會中,各部會均持正面意見,預期將樂觀定案。
劉增應告訴中評社,南北竿跨海大橋是馬祖百年核心建設,南北大橋是馬祖人共同願望,橋除了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穩定的交通,帶動產業再升級,而且不管是水電、電信、醫療、交通及軍事資源都能緊密連結。
他說,一旦南北大橋興建完成,南竿北竿各一座機場現況,會進行機場擇一優化,也就是二擇一,進一步減少一座機場的營管費用,提升飛航等級,屆時737飛機可以起降,整個載客量與空中運輸,會進一步提升。
劉增應:未來旅客倍增到50萬人 馬祖與大陸通水是可以努力方向--中評社
-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