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聯合報2日報導,親子天下2日公布調查結果,邀請表現突出的台北市、台中市及金門縣等教育局處首長分享對策。其中最有自信迎接新課綱的金門縣,做法最受關注。金門縣教育處表示,金門因幅員小,師生人數少,經費相對豐沛,所以給教師更高的自主權,不必等縣市政府開口,大部分教師就能自發開始準備。
根據親子天下調查,校長認為學校因應新課綱所需的軟硬體準備已足夠項目比率,以金門縣最高,約有8成,遠遠勝過台北、新北及台中等直轄市。背後原因為何?不少人感到好奇。
金門縣教育處長李文良說,原因在於投注教育經費「毫不手軟」,他分析,金門幅員小,師生人數較少,經費相對也較豐沛,所以教師有更高的自主權。加上金門縣長期推動課程普遍化及卓越化,大部分老師都對課程發展性已有認知,因此不必等縣市政府開口,教師就會自發開始準備。
此外他認為,金門是海島,孩子必須走出去,因此縣府近來努力推動國際教育,三分之一的國小生有出國機會,由政府及家長補助一半,國中生則有六分之一機會,高中則選40到50人,約12分之一。為了讓學生出國效益發揮到最大,要求學生出國必須入班學習,不只是走馬看花的景點式參訪。
至於台中市在此次調查結果中,許多策略性項目都很突出,包括行政減量、課程創新及教師增能部分,表現都遠較其他縣市亮眼。台中市教育局長彭富源說,為迎接新課綱,分為四層面改革,分別為組織與法規、有關人員的增能、課程教學與專業、資源分配,希望更有系統性地讓老師上手,也讓資源投注具有全面性。
彭富源還說,市府還專設一個教學科,直接在組織上做改變,主要用來統合教學資源,而不像以往多採臨時任務編組。此外,為了不讓第一線承辦人到局長之間的運作出現間隙,每三天就要辦工作會議,教師增能形式也打破以往,採「自助式」概念,由市府提供多項課程選擇,老師可自發性選擇「菜單」,改變以往單一開課,老師只能被動上課的模式。
至於全台首都的台北市,兩年前教育力跌落第四名,如今重返榮耀,多項指標拿第一。市長柯文哲曾說,台北市因為資源充沛,「夠小夠靈活」,可以在教育政策上當領頭羊。
不過此次在公平與多元創新、教學力、閱讀力都拿下第一,唯獨政策領導力項目得到第9名。台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解釋,是因為指標較不利,因政策領導力當中其中一項採計為市府預算投注教育部分,但是北市府較特殊,即使每年投注在教育的人事經費都有增加,且已幾乎達緊繃,但相較於整體經費仍被稀釋,市府也會從其他經費來源補足,不過卻沒被計入,會建議調查單位下次調整採計指標。
此外,這次調查也顯示,教育部力推行政減量政策,但全國教師有感度不到15%。台中市政府在此部分表現亮眼。彭富源說,台中市不是只推行政減量,而是翻轉行政的思維,盤點不在法規內的評鑑,直接刪除不必要的,讓老師的時間可以花在孩子身上。
他強調,教育的施政主軸就是簡化行政作業,讓老師可以把力氣放在教學專業、有更多的時間備課。目前規範中小學老教師編制須提升至2.2人,台中市也是第一個到位的縣市。
迎接新課綱 金門縣最有信心--聯合報
- 201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