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三立新聞8日報導,7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8、9日兩天入秋第一股東北風南下,北台灣轉涼(高溫約28、29度,低溫23、24度),有局部性的較大降雨;中南部亦有局部雷陣雨,午後機率較高,冷空氣影響較不顯著;9日、花、東亦有局部陣雨的機率。
下週一、二(10、11日)的天氣與呂宋島北方熱帶擾動的發展與動態有關,最新歐洲模式模擬的路徑,其將從巴士海峽通過,下週一給台東帶來明顯降水;氣象局細網格模式(CWB WRF)及美國模式(NCEP GFS)模擬的路徑,則是沿東海岸北上,下週二從花蓮、台東一帶登陸,給東半部帶來大量降水。其強度雖弱、但如果萬一被命名(因命名是主觀的),則還有發布警報的問題存在。所以8、9日兩天都要隨時注意其最新的資料。下週三、四(12、13日)恢復成午後有局部雷陣雨的天氣,氣溫從33度逐日回升至35度,低溫從24度回升至26度。下週五(14日)受「山竹」外圍沉降氣流影響,天氣晴朗炎熱、紫外線強,高溫升至36度以上。
關島東方遠海的熱帶低壓,已於7日晚20時發展為輕颱「山竹」,最新歐洲及美國(NCEP GFS)模式模擬顯示,「山竹」受太平洋高壓的氣流所導引,偏西再轉西北西進行;沿途環境高低層風切小、海洋熱含量(OHC)大,將一路增強直到台灣附近,極可能是今年鄰近台灣強度最強、威脅最大的一個。最新歐洲系集模擬(ECMWF左圖),其系集成員大致都比美國系集模擬(GEFS右圖)的成員偏南。各模式系集成員顯示的預測路徑還算集中,並不是很分散;所以,即使完整考慮各模式系集模擬的不確定性,下週六(15日)起三天,其威脅台灣的機率相當高,絕不可輕忽。但終究是第8至10天的模式模擬,仍應隨時注意最新資料,也要跟上模式不斷的微調。
山竹形成!吳德榮:今年威脅最大颱風--三立
- 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