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4章1Q 離島金馬澎執行有難度--聯合新聞網

  • 2018-10-01
 【本報訊】根據聯合新聞網1日報導,「這星期又是吃「紅白雙滷(紅白蘿蔔紅燒)!」豪雨過後,葉菜類大漲,嘉義縣偏遠小校別說想吃雞腿難,連葉菜類也不容易吃到,業者無法供應4章1Q食材,只能吃根莖類蔬菜。
 記者日前直擊雲嘉交界處的嘉義縣梅山鄉仁和國小營養午餐,這天是「少肉日」,吃的是糙米飯、滷豆輪、炒麵腸、蔬菜咖哩和黑輪刺瓜湯。據了解,即使是有肉的午餐,最常吃的是價格便宜的雞胸肉、五花肉。
 小朋友說,老師表示葉菜類大漲,本周都吃「紅白雙滷」,幸好廚工媽媽用心料理,盡量變化烹煮方式,沒讓師生抱怨。
 瑞峰國小師生這天也只有炒飯及肉絲菜湯,但學生吃得津津有味,幾乎沒有剩菜飯,問小朋友什麼是4章1Q?大家都搖頭。
 4章1Q在偏鄉執行難,離島地區更是難上加難。「根本無從執行」,連江縣教育處表示,馬祖沒有地方農產品認證,要從台灣本島運過來,不但成本多3成,天氣不好船就停駛,連食材都都沒,曾跟中央多次反映,都只得到「希望能積極配合」回應。
 金門縣教育處科長王麗娟也說,4章1Q食材來源不穩定,無法硬性規定學校全面採用相關食材,「只能盡量配合」,許多學校承辦人員私下抱怨「簡直是找麻煩」。澎湖縣執行率低也是同樣原因。
 但同樣是離島的綠島和蘭嶼,台東縣政府想出區域聯盟的方式,讓兩地學校營養午餐由台東市區學校統包,以類似搭伙方式解決問題,菜單登錄採購由承接學校負責,將食材運送過去,當地小朋友也可吃到符合4章1Q安全健康食材。
 南投縣6班以下小校超過6成,縣府利用疏濬河川砂石所得的資源開發基金,透過聯合採購組區域聯盟,由供餐廠商供應同條路線的國中小學午餐,但因順路配送,加上不壓低價格,廠商較願意配合,已有超過半數學校符合4章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