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聯合報30日報導,孔雀開屏是難得一見的美景,金門藍孔雀大爆量要抓還是放?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理事長董森堡表示,野生藍孔雀可能影響金門原生物種的生存,打破當地生態平衡,縣府應要控制數量。
董森堡說,孔雀是雜食性動物,也會吃鳥類的蛋、甚至青蛙、蛇、蜥蜴,對金門原生種有危害,排擠到原生物種導致原生物種族群減少,甚至絕滅。目前世界各先進國家在生物安全管控及生態保育政策上,對外來入侵種的處理原則皆是盡可能全面移除。
金門的孔雀也在網路上引起討論,網友Robert chen說,那年的颱風真是美麗的錯誤,讓滿山遍野藍孔雀成為金門的奇蹟。網友吳佳鴻認為,金門可以靠「孔雀島」吸引觀光客,就像澳洲有無尾熊、日本有野鹿公園。網友翁宇宏表示,以生態學來看,孔雀已經對金門的作物與原生鳥類都產生影響,不能掉以輕心。
為了移除孔雀,中山大學實驗室助理鄭瓊珍說,他們找了善於打獵的原住民阿展,跨海來幫忙。阿展說,孔雀有家族觀念,會互相照應,他曾抓到一隻母孔雀,牠發出聲音,一堆孔雀圍過來關心,直到發現無法掙脫,人類又接近,孔雀才鳥獸散。孔雀通常是菜鳥或母鳥走前面,孔雀王(種鳥)走後面,因此很少抓到公的。
目前金門縣府也與老農嘗試製作孔雀料理,鄭瓊珍說,孔雀肉為優質蛋白質來源,但肉偏苦酸,腥騷味較重,若是製成鹹酥雞、黑胡椒炒肉,吃起來跟雞肉一樣;但若是煮湯,腥味太重。
金門藍孔雀爆量 動保團體:恐已影響生態平衡--聯合報
- 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