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大學個人申請首推「青年儲蓄帳戶組」-中國時報

  • 2018-11-13
 【本報訊】根據中國時報報導,大學招生管道越多元,大學甄選委員會公布明年大學個人申請入學招生簡章,59校系首推「青年儲蓄帳戶組」招生,有77個名額,逾半數為私校,清大、交大、政大等頂尖大學也加入,部分透過大一不分系招收特殊才能學生,希望未來分流至各系,可培養各領域優秀人才。
 明年59個公私立校系開出77個青年儲蓄帳戶組招生名額,包括政大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資科系,以及清大竹師教育學院學士班丙組、清華學院學士班戊組等。
 清大清華學院學士班開兩個名額,要求國、英、數、自前標,通過門檻後,採計六成資料審查、四成面談成績;政大傳院大一大二不分系招2人,只要求國、英均標,採計學測成績1成、其他看資料審查及面試。
 清大教務長戴念華表示,高中職畢業生先有兩年工作經驗、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再來念相關科系,清大樂觀其成。清華學院採大一不分系教學,大二可分流到各系,有助培養各領域人才。
 政大校長周行一認為,與不少國家相較,國內大學招生彈性相對小,高中生如想自我探索,大多須被迫休學。新增此招生管道,學生有更多機會發掘自我,進入職場若干年後想重返校園,也可採用當屆考試成績,是很大突破。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支持儲蓄方案,尤其高職生學了專業技能,先工作發現真正所需或不足,再回大學,會更認真念書,台科大願釋出名額招收參加方案的學生。
 私校參與的有東華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長榮大學及亞洲大學等16所,開放招生包括社會系、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財務金融系、物理系等。其中亞洲大學參與科系最多達11系,招生組副主任王聖權表示,這類學生通常對未來有方向,降低轉學或轉系的可能性,學校將長期追蹤學生的學習狀況,評估下一年度是否擴大招生。
 教育部表示,明年青儲戶有三大就學管道,包括科技校院及一般大學的「特殊管道聯合招生」、一般大學的「個人申請入學招生」及科技校院的「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招生」。一般大學個人申請管道最快起跑,11月公告招生簡章,明年5月底辦理完畢。但該管道第一階段須以學測或統測成績作為檢定依據,第二階段採書審或面試,每人至多可擇六個志願報名。
 至於聯合招生管道則採統一分發,不看統測或學測分數,完全以職場體驗資歷做審查標準,12月公告簡章,參與教育儲蓄方案的學生就業首日起就要定期填寫「雙周誌」。教育部呼籲,各校系選才時應著重學生體驗資歷,以書面審查為主,至於是否筆試、面試或實作,交由各校自訂。